当德国总理穆克尔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将一根食指伸进机械钳,坚持要亲身试验机器人“玉米”的智能程度时,几乎所有在场的观众都屏住呼吸,心中捏了一把汗,但“玉米”的钳子立即原地定住,大家都松了口气。
自2005年ABB中国研究院成立至今,ABB中国研发人员研发了全球速度最快和精度最高的六轴机器人——“龙”IRB120,并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向市场推出全球首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工业机器人YuMi(“玉米”)。
在ABB中国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该集团全球首席技术官Claes Rytoft先生就ABB机器人业务发展等问题接受了《财经》记者的采访。
《财经》:机器人“玉米”的研制是否针对特定行业的应用需求?
Claes Rytoft:在说“玉米”之前,我们先看看此前其他在工业界应用的机器人,基本都是工业手臂,做一些复杂的重复性工作。但这些机器手臂并不是安全的,他们必须被放在一个笼子里面,和人隔离开一段距离,因为他们并不够安全。
那么再回头来看“玉米”,他可以和人一起协作,可以就站在你的旁边,一起来参与工作。在你们人机协同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你无意中手臂碰到它,它会马上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这种协作机器人在整个机器人领域是一个创新。
我讲一个花絮,上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ABB的机器人“玉米”成为了焦点,几乎是博览会上最吸引观众的展台之一。当时德国总理穆克尔坚持要亲自试验“玉米”的安全和智能程度,就把自己的食指伸进了“玉米”的手臂上的机械钳中。当时几乎所有在场的观众都屏住呼吸,心中捏了一把汗,怕“玉米”出问题让穆克尔受伤。但穆克尔的手指一伸进去,“玉米”的钳子立即原地定住,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个例子也说明“玉米”是一款真正的人机协同的机器人,他针对的用户就是需要人机协同作业的用户。
“玉米”可以在很多装配和制造行业中应用。在人机协作方面,它作业的精度没有任何折中,可以准确达到0.02毫米的精度,相当于人手能感觉到的最小的缝隙。形象一点说,可以用“玉米”去“穿针引线”。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