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疆农业 2018-12-28 09:19:00 热度:

改革开放 40 年,喷药不下地是如何实现的?

LX A i 中 国 网 Q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 40 年,

神州大地巨变,

成就举世瞩目!

伟大的变革,

不仅发生在大街小巷,

而且还发生在田间地头。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

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

这是改革开放后农业发展的一个剪影,

也是现代农业的真实写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

简单回顾植保机械 40 年来的发展,

看看“喷药不下地”是如何一步步实现!

01 背负式喷雾器

在改革开放前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植保机械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这意味着大量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都得依靠人工完成。

顶着炎炎烈日,背着几十斤的药液箱,农民伯伯行走在泥泞的水田里,一只手握喷杆,一只手握手柄,给水稻喷洒农药,一亩地要花 1 个多小时。由于农药用量大,防护不到位,在打药过程中,人员农药中毒时有发生。不禁感叹,在农业未走上机械化道路的年代,父辈们做农活是多么的艰辛!

02 喷杆喷雾机

在手动喷雾器之后,地面施药器械喷杆喷雾机出现,包括自走式喷雾机、悬挂式喷雾机、牵引式喷雾机。作为大田作物效率较高的喷洒农药机具,在我国北方得到推广应用。

牵引式喷雾机

通过牵引杆与拖拉机相连接作业

然而,喷雾机在地里行驶时,容易轧苗,对农作物造成伤害,但相对于背负式喷雾器来说,施药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人也不那么辛苦了。

悬挂式喷雾拖拉机

自走式喷雾机

03 固定翼农用飞机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适配于轻型飞机的农药喷洒设备被开发出来,农用航空固定翼有人驾驶飞机开始应用于水稻、小麦、棉花等大田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草原灭蝗、森林害虫防治等。

固定翼飞机效率高,然而只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田块,并且需要在种植地块周围建设飞机跑道才能使用。

固定翼农用飞机航化作业

04 植保无人机

进入 21 世纪,中国开始自主研发植保无人机。单旋翼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出现。2015 年前,由于价格高昂、性能不稳定,植保无人机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015 年 11 月,大疆 MG 系列第一款植保无人机 MG-1 面世,操作简单、效率高、性能稳、喷洒均匀、雾化效果好,迅速打开了植保无人机市场。

人们通过遥控器,设定好作业参数,无人机就能实现农药的精准喷洒,适用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茶树、花生、辣椒等。

MG-1 作业

截止今年 11 月,大疆植保无人机在国内保有量突破 20,000 台,2018 年累计作业面积达 1.3 亿亩次。

MG-1P 喷洒棉花脱叶剂

2018 年 12 月,大疆农业又推出 T16 植保无人飞机,效率高达 150 亩/小时,还拥有果树作业模式。可以预见,在 2019 年,T16 将会替代大量人工,轻松完成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T16 果园作业

从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喷杆喷雾机再到固定翼农用飞机、植保无人机,在改革开放 40 年里,中国农业一步步走上了机械化、智能化的道路。而农业生产者也日渐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以更轻松的方式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让我们诚挚地向改革开放 40 年致敬!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致敬!

关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企业商铺

我常常在想,皇帝穿着所谓最美的新衣游街,却只有孩子敢指出真相。而现在的社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却连敢大声指责的孩子都没有了。事实上,没有不需要埋头苦干就能获得的成功,没有只靠PPT就能得到的财富,没有从天而降的高科技。追求卓越,需要无数苦思冥想的深夜,需要连续工作72小时的执着,更需要敢于大声说出真相的勇气。

真正美的事物极具感染力,然而我们却鲜有能够打动世界的科技产品、文学及艺术作品,缺少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只能对舶来文化趋之若鹜。

DJI就是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这里由一群从不妥协、极富洞见、坚持梦想的人聚合而成。我们坚信实干而非投机,坚信梦想而非功利。我们坚决践行全新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法论,从创始之初至今从未改变。

DJI是一个创新的乌托邦,我们搭建了一个尊重梦想的舞台,构建了纯粹的企业环境,努力探索卓尔不群的产品之道和企业文化。没有一家公司像DJI一样,将求真品诚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细节,对此我们引以为傲。

十年间,DJI站在了行业之巅,开启全球飞行影像新时代,展现出改造世界的无限可能。我们的经历证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去曲意逢迎、不去投机取巧,只要踏实做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相信,那些回归常识、尊重奋斗的人,终将洞见时代机遇,并最终改变世界。

大道无疆,创新无限。如果你志存高远、怀揣梦想,决心踏实做事、创造价值,却在扭曲的现实中自我怀疑、彷徨无奈,那就加入DJI吧! 在这里,与更多真知灼见者碰撞,与更多志同道合者同行!

未来,无所不能!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