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魏建军和长城汽车的“高光时刻”,也是新中国汽车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发轫于苏联援建的新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次以四大工艺俱全的方式出海,即“回到”俄罗斯,成为壮丽70年的完美注脚,并开启了一个的新时代。
►穿越时空的新时代
6月6日清晨,笔者站在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190公里的图拉街头,初夏的阳光与空气仿佛中国东北一样明艳清甜,瞬间有时空切换的穿越感。
之前一天,中国汽车企业第一个在海外四大工艺俱全的工厂——长城汽车图拉工厂刚竣工,到场和未到场的中国汽车人,都在朋友圈中分享了这一历史时刻的欢腾。上午,图拉工厂负责人打开大门,对到访的中国记者团笑语盈盈地说:“欢迎亲人!”从2015年动工开始,他已在这里工作了三四年,现在这个规划年产15万辆车的工厂,已经有800多人,其中有100多个中国同事。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装备制造业在俄罗斯最大的投资项目,俄罗斯特别重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亲人”记者们说,“图拉工业园是专为长城汽车打造的,铁路、公路,都是新修的。”
近70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也曾有一件与俄罗斯有关的“特别重视”的汽车项目。1949年,毛主席访苏期间,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他多希望中国也能有一个这样的自己的厂!69年前,苏联计划援建新中国156个项目,其中就包括中国建设第一个汽车厂;66年前,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锹土在长春孟家屯挖下,举全国之力打造的“共和国长子”诞生。
时光流转7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俄建交70年,新中国汽车工业66岁。为庆祝中俄建交70年,乘盛事之风,长城汽车图拉工厂的竣工仪式恰逢其时。同时,曾被俄罗斯主流汽车网站称为“将彻底改变俄罗斯市场的车型”的“全球车”哈弗F7上市,并驶进了克里姆林宫,在中俄两国元首的见证下,长城汽车和图拉州签署工厂第二阶段投资意向协议。
中俄两国的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汽车工业,也进入了理性全球化的新时代。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新时代,是国际汽车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是国内市场竞争惨烈的新局面,也是中国汽车品牌日臻壮大成熟所面临的新压力,和必须要进入的新境界。一言以蔽之,除产品与技术的自主研发之外,更须在全球化背景下塑造品牌,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新中国汽车产业的开端,肇始于从前苏联“引进来”。那时候,品牌虽然属于中国人,但无论工厂设计还是产品,都是照搬照抄。改革开放之后,更大规模的“引进来”养育出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崛起奠定了产业基础。
伴随着国内车市的井喷,中国汽车早已有了“走出去”的冲动。那些出海的实践,带着理想主义的自豪感和诗意情怀。
1998年,当长城还是国内一家非常低调的小汽车企业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出口中东的尝试。十几年前,曾想让中国汽车进入美国的梦幻公司的新闻,震撼了不少中国汽车人的情感;那些年,自主品牌频频出征巴黎、底特律等世界几大车展的消息,也总是给我们已经被世界认可的错觉。后来,我们用资本的力量将国际品牌收入麾下,趟出了一条“借船出海”的全球化之路。但我们原生的“船”,征战欧美尚难,即便是在俄罗斯,多个自主品牌的几进几出,也磨砺着我们的精神和本领。
从逆向设计到自主研发,从低价代步到冲击高端,从在国内投资到收购国际车企。20余年来,中国自主乘用车 “走出去”的渴望从未断绝,日益强烈。但是,“走出去”的理由、逻辑和行为方式,逐渐改变。
以前,一方面,海外是高速增长的国内市场的补充,并非主食;一方面,不少企业只是为了短期卖车赚钱,从未考虑长期品牌建设和战略规划;也有的企业,只是为了在名声上镀镀海外的金而已。但现在魏建军说,死也要死在国外,因为汽车品牌必须是全球化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也把我们养得懈怠,没有挑战精神,特别依赖国内市场。我觉得,要是自主品牌不走出去,在国际上没有影响力,这20多年的红利就浪费了。“他说。为此魏建军和长城汽车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国际化品牌中比较小众的车型,都能做到全球销售少则15万台,而在中国,一个月能卖1万辆的都是明星产品。
最近连续讲了几次“全球化”的魏建军,几乎成为了行业里的全球化主义者代表。然而,这可不仅是靠情怀驱使,而是由汽车的产品属性所决定的——全球化才能有足够的规模,摊薄成本,扩大利润。“你看那些国内市场小的汽车品牌,在全球化上做得都好。”魏建军说,“要做到全球化经营、全球化的网络、全球化的生产布局、全球化的零部件配套。”
这些话,在如今中国车市连月惨跌的背景下听起来,尤其引人深思、令人叹服!
►理性务实的全球化
在俄罗斯辽阔的土地上,乘用车销量逐年走高,2018年达到180万辆,其中SUV占比达到42%。
曾几何时,在中国能坐上一辆伏尔加轿车,令人神往。如今,在有“世界首堵”称号的莫斯科,却难以见到伏尔加和拉达,倒是有不少起亚、斯柯达。接受完中国媒体的访问后,魏建军乘白色哈弗离去。他将售价144.9万卢布的哈弗F7作为征战海外的先锋,这款被俄罗斯主流汽车网站称为“将彻底改变俄罗斯市场的车型”,将挑战韩系品牌,冲击俄罗斯SUV细分市场的冠军。
长城多年深耕俄罗斯,最初是出口贸易,2014年在俄成立哈弗汽车俄罗斯有限公司,宣布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2015年哈弗品牌车型正式在俄上市,覆盖小型、紧凑型、中大型SUV市场,目前在俄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今年前4个月,长城汽车在俄销量更达到2055辆,同比增长192.3%。今年,在车市一片哀鸿的情况下,长城逆势增长,不能不说全球化战略起到了作用。
扎根保定,聚焦SUV,保持高盈利能力,军事化管理……曾经,长城汽车和其掌门人魏建军是稳健甚至保守的代名词。但是,创业35年一路成长为中国自主汽车的中流砥柱,稳健务实正是魏建军成功的奥秘。最近两年,他频繁接受媒体采访,甚至亲自出镜为长城代言,张口闭口对外合作和全球化,记者们都说魏建军变了。
其实,他没变。
魏建军在俄罗斯谈到全球化时,三次展现理性。第一次是被问到在俄的经销网络会如何扩张,他回答:“网络是根据在俄罗斯经营哪些产品来决定的,面积、数量跟产品品类强相关。还要考虑网络效率问题,赚不到钱,经销商不会跟着你走。” 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拥有销售网络59家(包含6家销售网点)。其中,莫斯科10家销售网络,圣彼得堡3家销售网络。
第二次是谈到在俄零部件配套本地化的问题,他说配套目前不是太大问题:“但是,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要是没有一定量,平台化做不好,本土化成本就高,所以要分时段。” 他表示,现在中国品牌都有走出去的愿望,私下里交流密集,有产品的共享平台,有工厂和技术的合作,也有零部件方面的合作,“现在大家都很理性”。
第三次是在被问到长城汽车全球化的目标时,他回答:“坚持理性发展,长城汽车没有那么大的口号,应该尊重发展规律,渐进地发展。” 据介绍,图拉工厂将以整车和CKD结合的模式运行,量比较小的车型就CKD,量比较大的采取整车生产模式,明年长城还将在俄投产哈弗F7x、全新哈弗H4。
尊重产业属性和商业逻辑,还是那个理性务实的魏建军。理性务实,也是他选择出征俄罗斯的原因。
首先,俄罗斯国情适合长城的产品特性,“国土面积非常大,道路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气候条件比较差,冰雪天气比较多,我们判断俄罗斯市场对SUV、皮卡有刚性需求。”他说。而且,俄罗斯油价低,消费者喜欢郊野休闲的生活方式,也适合SUV产品。第二,俄罗斯的营商环境日益改善,政治相对稳定,市场持续增长。第三,是俄罗斯的地理优势,不仅辐射独联体、中亚,还包括东欧、北欧。同时,俄罗斯韩系SUV当红的消费水平,也非常适合中国汽车进行征战。
深知在俄建厂的不易,深知中国汽车的新时代必须团结出海。在图拉工厂投产、哈弗开进克里姆林宫之际,吉利汽车公开给长城发来贺电;据了解,长安、东风等企业也在与长城洽谈在俄的合作。在理性全球化的新时代进程中,中国企业是竞争对手,更是血脉相连的友商。
俄罗斯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始,也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四大工艺俱全的海外工厂拔地而起,更见证了中国车企成熟地进入相互合作、打气的新时代。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