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使能行业智能化,智能促进行业 IoT 化。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AI 和 AIoT 成了很多企业、开发者都绕不开的话题,但在上手时又会稍显迷茫,找不到无障碍解锁的方式……
我们常说的「AI+」、「AIoT」门槛到底有多高?有人重金雇佣百万年薪 AI 技术专家依然收效甚微,但有人不懂 AI 也能十几天做出一款 AI 应用。二者的差别究竟在哪儿? 11 月 14 日,华为云技术专家来到了上海,在 DevRun 开发者沙龙上介绍了他们帮助企业快速获取 AI、AIoT 能力的两件利器——华为云 ModelArts 和华为云 AIoT 全栈生态链。
开发 AI,未必需要懂 AI 我们常用的 Excel 其实是一个神奇的工具,小学生可以用它算自己的期末成绩,数据分析师可以用它来分析成千上万行数据。也就是说,用的人不一定要懂,懂的人也能用它提高效率。如果 AI 领域的工具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常说的「AI+」还会遥远吗? 说到 AI,离不开算力、算法和数据,但这并不等于,有了这三件法宝,你就能自己动手开发 AI 项目。在传统行业,很多人手里都有一堆现成的数据和通用算法,算力也可以通过云端来获取,但如果真要上手做一个 AI 项目,大部分人都感觉无从下手。 这种「迷茫」长期以来困扰着很多传统行业和非 AI 领域的开发者,以至于他们一想到「AI」,首先想到的就是「算法专家」、「数据科学家」,好像「AI 开发」这件事和他们之间天然地存在一道无法逾越的壁垒。 其实,这种距离感来自很多方面。首先是数据,传统行业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要真正利用,还要经历数据筛选、标注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其次是算法,AI 领域确实有一些通用算法,但如果落地到具体场景,这些通用算法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要求。而如果自己定制算法,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很多中小企业其实并不具备自己开发算法的能力,需要高薪聘请算法专家。最后是部署,全场景部署需要针对不同的场景打造不同的部署方案,这使得整个 AI 项目的上线周期被进一步拉长。 所以总体来看,非 AI 领域的人士要想解锁 AI 技能,首先需要一个能够克服以上种种障碍、贯穿整个开发流程的工具。对于平时不写代码的普通人,这个工具要像 Excel 一样可以无障碍打开;对于专业人士,这个工具要能够降本增效。华为云一站式 AI 开发平台 ModelArts 就是在这样的需求和背景下诞生的。 在上海站的 DevRun 开发者沙龙上,华为云 EI 开发者生态经理林旅强介绍了 ModelArts 的关键能力。
ModelArts 是一款覆盖整个 AI 项目开发流程的低门槛工具。 首先,它打通了从「数据标注」到「模型部署」的整个 AI 项目开发流程。在数据方面,ModelArts 智能 AI 数据标注框架所提供的智能数据筛选、自动预标注、团队标注支持等大大提高了标注效率;在训练方面,ModelArts 训练平台内置 9 大类算法,100 多种算子,还支持伙伴算法导入;在推理方面,ModelArts 推理平台支持多厂商多框架多功能模型统一纳管,云、边、端各种部署场景以及难例挖掘,可以实现统一管理、灵活部署和迭代式模型更新。为了方便开发者共享 AI 模型,华为云 ModelArts 团队还开发了 AI 市场。
其次,这是一款真正的「低门槛」AI 工具,其特有的「自动学习」功能将开发 AI 模型的门槛降到了几乎人人可用的地步,只需三步就能定制一个 AI 模型,做到了真正的「零代码」AI 开发。
当然,对于原本就有 AI 基础的专业开发人员,ModelArts 也提供了多种开发环境、多种操作流程和模式,方便开发者编码扩展,快速构建模型及应用。目前,ModelArts 支持 TensorFlow、Spark_MLlib、MXNet、Caffe、PyTorch、XGBoost-Sklearn、MindSpore 等深度学习框架,还支持主流 GPU 和自研 Ascend 芯片,能够满足高级开发者的各种需求。 从林旅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ModelArts 的设计理念:从横向来看,它面向的是不同经验的 AI 开发者,无论是业务人员、行业专家还是 IT 工程师都能借助 ModelArts 开发 AI 项目,提高工作效率;从纵向来看,ModelArts 覆盖 AI 开发的各个环节,数据处理、算法开发、模型训练、模型部署都可以在 ModelArts 上完成,中间无需转换工具。 在 Windows 系统诞生之前,只有记得住一大堆命令的人才有可能利用电脑解决问题。而如今,就连 SpaceX「龙」飞船都换上了操作更简单的触摸屏。新工具的出现是技术普惠的重要条件,也让更多人亲手触到了未来。 做 IoT,离不开 AI 在 5G 时代,AI 和 IoT 结合得越发紧密。一方面,IoT 设备收集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通过 5G 迅速传输到数据中心或直接在边缘进行处理,而这两种方式又都离不开 AI,也促进了 AI 算法的迭代;另一方面,AI 让 IoT 收集的数据产生了价值,促进了商业闭环,而商业闭环又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或能力投入到物联网,从而反向促进 IoT 化。 可以说,在 5G 时代,AI 和 IoT 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将它们合在一起,称为「AIoT」。AIoT 已经成为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最佳通道,是物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AIoT 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场 DevRun 开发者沙龙上,华为云 IoT 生态高级专家李亚琛指出了其中的一些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