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导读:下半年刚开始,美国AI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继英伟达的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之后,微软的市值也一度突破了4万亿美元。美国四大AI巨头的资本支出,各自都将达到每年上千亿美元。美国的AI独角兽企业的估值,达到数千亿美元。AI原生企业的年化收入突破百亿美元。硅谷挖一个AI顶级人才,价码飙到了10亿美元。这一轮AI革命,是从2022年底到2023年3月,OpenAI接连发布ChatGPT和GPT-4引爆 ......下半年刚开始,美国AI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继英伟达的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之后,微软的市值也一度突破了4万亿美元。美国四大AI巨头的资本支出,各自都将达到每年上千亿美元。美国的AI独角兽企业的估值,达到数千亿美元。AI原生企业的年化收入突破百亿美元。硅谷挖一个AI顶级人才,价码飙到了10亿美元。
这一轮AI革命,是从2022年底到2023年3月,OpenAI接连发布ChatGPT和GPT-4引爆的。人们以为,接下来每过一两年左右,会有GPT-5,-6……这样下去就会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但GPT-5的推出,比人们预想得要更难、也更晚。大模型也正在向多模态和推理、向物理世界的智能体演变。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远比技术最初所展示的那个样子要波折和变态得多,但它的总体方向并不会改变,直至在新构建的基础设施之上、结合原有的技术、形成完整的生产力解决方案。
美国刚刚公布的《AI行动计划》中,开宗明义就提出了AI将会带来一场产业革命和一场新的信息革命,甚至出现“文艺复兴“式的效应。
所有这些,说明美国的AI正在变成更大的泡沫,还是AI正在迎来一场应用的爆发,通过创新驱动更多的产业向智能化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带来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甚至实现能源和计算的终极变革?
在AGI和ASI这些旗号下,我们可以继续期待硅谷推动AI技术边界持续扩大,成本持续下降,普惠经济与社会吗?
回答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观察
AI投资新高潮
基础设施投资与迁移
刺激制造业
Token经济
“医治“鲍莫尔病
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AI投资新高潮进入2025年下半年,硅谷巨头发起了新一轮算力军备竞赛。谷歌、微软、亚马逊与Meta空前的资本支出,已经普遍逼近千亿美元大关。微软已经结束了自己的2025财年,对下一季度资本支出的指引,达到了300亿美元,为2026财年全年超过1200亿美元定了基调。Meta上调了2025财年资本开支的下限,整体相较上一财年增长300亿美元,既然这次承诺2026财年将“同样显著增长”,也就意味着超越1000亿美元。亚马逊此前就承诺今年资本开支达千亿美元。
Big 4季度资本开支近千亿美元
硅谷巨头的资本支出正在拉动美国经济增长。2025年,围绕AI算力的相关资本支出,整体将占美国GDP的2%左右,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0.7个百分点。AI投资的规模,足以对美国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
基础设施投资与迁移这些天量投资的去向,决定了AI是否能从技术突破走向应用革命。而目前最重要的落点,就是AI基础设施。在那里,越来越多新生产要素token被生产出来。
微软与谷歌此前掐得厉害,但谁也没想到,AI还没来得及颠覆谷歌的搜索,已经开始颠覆亚马逊的云服务。二季度,亚马逊AWS收入增长仅17%,不及竞争对手微软的39%和谷歌的37%。如果AWS再不振作起来,到明年底它全球第一大云巨头的宝座就要让位给微软了。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微软CEO纳德拉霸气的宣布,“微软已在AI基建上领先”,过去一年新增建成规模2GW,超过任何其他云服务提供商。
在新架构芯片的采纳速度上,AWS也慢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在今年5月的微软Build大会上,微软副总裁斯科特格思里(Scott Guthrie)在他的主题演讲中说,“有些云提供商,比如AWS,仍然没有推出基于GB200的服务。”
亚马逊云服务走弱,与它对AI的垂直一体化布局不成体系有关。相对谷歌的视频与搜索、Meta的社交网络,以及微软的企业应用,亚马逊的核心的电商业务,目前AI落地的广度与深度要略低一点。它也缺乏自己的前沿大模型。
微软凭借对OpenAI神奇的投资与合作模式,在这场AI革命中一度领先了据纳德拉所说的2年左右,虽然从年初开始OpenAI不再绑定微软Azure,但微软Copilot仍然受益于GPT;Gemini已经让谷歌走出创新者的窘境。正由于自身业务与大模型对云业务的确定性不及其他云巨头,AWS的资本开支强度及增速,在硅谷云巨头中是最低的,也不及Meta。而且,亚马逊原本就是一家重资产的科技巨头,很大一部分资本支出要用于物流与仓储。
竞争会在下半年加剧,即使资本开支侵蚀着巨头们短期的利润率与自由现金流。微软和亚马逊都相信AI驱动的云服务仍将高速增长。它们也都提到,全球IT存量仍在往云端迁移,这一趋势与AI工作负载增长相互驱动。亚马逊给出的数字是,全球85%到90%的IT支出,目前仍然在本地部署(on-premises),但到了10年或15年后,这一比例将会反转;也可能会因为AI五角大楼结合愈发紧密,掀起了国防装备智能化的热潮。
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