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8-08-11 14:43:35 热度:

【 CCF-GAIR 2018 】人工智能互动新未来:多模态共享模式(下)

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 CCF-GAIR 2018 】人工智能互动新未来:多模态共享模式(下)

▲多模态互动。

 

跨模态学习应用

 

张建伟认为,下一步的挑战是我们如何把人工智能用在这种物理系统里头,使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变得更加透明,运用到多模态的互动,如何使机器和人融到一块,使得我们真正进入人类的 2.0 的时代。机器人未来和人工智能互动的未来,不是单模态的,而是一个多模态共享的模式

【 CCF-GAIR 2018 】人工智能互动新未来:多模态共享模式(下)

▲机器人透过大数据学习,能够模仿歌手唱他没有唱过的歌。

 

张建伟介绍了他的团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科学院心理所合作研究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项目—跨模态学习。共同研究跨模态学习的认知、计算和神经机制,利用理解的知识和模型,来提高人机互动的性能。 

 

这种跨模态和跨学科、跨文化的学习是这个项目的特点。如何实现混合的、可靠的智能来融合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类似视觉、听觉、肢体感觉,还有一些人工的,像激光雷达一样的数据,人的模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板。如何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如何把数据驱动跟知识驱动融合到一块,如何在数据融合方面不只是简单的数据模型的迭加,而是有一个符号的表示,用它们来做决策,用互动和动作的执行,尤其是提高我们未来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系统的效率和稳健性。

【 CCF-GAIR 2018 】人工智能互动新未来:多模态共享模式(下)

▲多模态互动。

 

他认为,我们现在更多的要关注神经成像的模型、神经激励的方法、脑机接口,甚至心理学的行为学,来进行系统的合成,最后在机器人和复杂的 CTS 系统里进行验证。这里面有三个重要的方向,一个叫跨模态的动态适应机制,例如,通过发现老鼠在学习前和学习后的神经元的变化,希望总结出未来更好的带有局部记忆的深度神经模型。第二个领域是跨模态的泛化和预测,第三个是在未来的跨模态的人机互动方面,如何让机器人通过视觉、语言的共同学习,更好地理解概念,理解他们中间的关系。

 

通过多模态的学习,包括未来的制药、科学实验,都可以通过机器人进行大量的加速,在机器人应用比较典型的瓶颈问题里,通过多模态的学习实现了机器人的灵巧操作,包括抓取、注射等等。此外,张建伟还介绍了多模态学习技术在自动驾驶、行走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 CCF-GAIR 2018 】人工智能互动新未来:多模态共享模式(下)

▲跨模态学习。

 

会后,张建伟接受了《》的采访,介绍了德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情况。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方面,近 20 年德国政府一直长期持续在资助。即使在人工智能处于寒冬的时候,德国的科学研究会资助的很多大项目里面,都包含很多人工智能的元素,所以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人才方面都有很好的积累。

 

德国的研发题目不是由政府来设定,而是由科学家来定义未来的研究问题,这种模式是科学家主导。政府根据研究内容的前瞻性和内部评比来确定资助对象。所以,德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结合在科技理论上的创新程度一直很高,既有基础研究项目,又具有很高的跨学科的特点。

【 CCF-GAIR 2018 】人工智能互动新未来:多模态共享模式(下)

另一方面,德国整个制造业的全面程度在全世界也比较领先。所以在德国的汽车公司里,自动驾驶还有辅助安全驾驶,差不多近20年一直在长期投入。在真正的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的量产方面,德国的汽车公司还是可能会领先的,奥迪最近的 60 公里以下的自动驾驶车量产,在全球第一个真正实现了量产。德国提出工业 4.0 的概念,也是希望再把物联网、人工智能加入制造领域,来保持他们在制造和智能结合方面的优势。

 

总的来说,德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技术,另一方面在工业制造、医疗、驾驶领域一直保持持续的研发,即使在还没有变成产品的时候,也积累了很多的核心技术,培养了很多人才。

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