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2018-08-21 00:00:00 热度:

康复机器人带来新商机,未来发展还需解决三大问题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服务类机器人俨然成为了现场主旋律。不仅出现了机器人“乐队、咖啡师、调酒师、雕刻师”等众多“黑科技”产品,充分调动着人们的好奇心,还有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教育、养老、医疗类服务机器人,时刻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其中,康复机器人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机器人最是吸睛无数。近年来,随着康复理疗需求的日益扩大,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康复医疗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众多资本家和创业者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康复机器人逐渐成为了新的发展风口。

  康复需求缺口巨大

  说到康复机器人,可能很多人还感到陌生,毕竟其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分支,现在还属于一个新兴领域,但对于众多行业企业来说,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商机却是巨大的,因为眼下康复市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

  这个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康复设备和临床需求。目前,我国残障病患人数逐年攀升,对于临床康复治疗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而受高端康复设备匮乏影响,国内只有三分之一的医疗机构能提供康复训练,因为康复设备导致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正呼唤着康复机器人给予解决。

  其二是老龄化社会需求。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国内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国际老龄化社会要求,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千万人,占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在这样的趋势下,未来我国有康复治疗需求的人数将急剧上升,对康复机器人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

  其三是人们新观念下的保健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今我国居民的保健意识和观念有了显著的提升与转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保健和医疗,因此对于高端康复医疗设备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这便推动了康复机器人的出现和发展。

  未来市场潜力无限

  三大市场需求对康复机器人的带动作用可谓不言而喻,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的带领下,康复机器人已经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康复机器人销售额为5.77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51%。

  而我国相对来起步较晚,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不管在技术还是在市场规模上都无法与先进国家相比较,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市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前两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提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总体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在2020年,在产业规模上,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在技术水平上,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接近国际水平。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布,预计未来各地方政府将会陆续推出更多的扶持政策,利好频出可期待。

  同时2011年,卫生部也下发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所有二三级医院建设康复医疗学科,配备康复训练设备。可以预见,一波升级、兴建综合医院康复科室的浪潮即将来临,在医疗设备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医院大量采购康复机器人可预期。

  此外,2014年的数据显示,康复医院中民营占比已经接近60%,民营占主导势必会加剧行业市场竞争,致使众多新创民营康复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而更有可能采购康复机器人之类的先进设备。因此,未来民营康复医院成为采购康复机器人的主力军可憧憬。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综上来看,康复机器人如今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利好因素正在不断累加,发展潜力正在不断凸显,未来势必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但回归现实,眼下其也面临着众多行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技术问题、安全隐私问题、资本问题是当前制约发展的主要三大问题。技术上要做到机器人、医疗器械、医学等各方面的技术融合,门槛较高突破困难;安全隐私上由于机器人需要接入网络获取数据资源,就不可避免的涉及病人资料和记录数据等隐私泄露的风险;资本上因为从研发到落地耗费巨大,回报周期较长,高投资、高风险、低回报属性让其发展较为艰难。

  未来,只有上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医疗康复机器人产业才能将发展潜力转化为实际成果,届时不仅企业将获得巨大市场利润收益,整个行业也将成为新世纪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