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物联网智库2019-08-26 18:47:00 热度:

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齐聚智博会!一文看尽阿里/腾讯/百度/小米/联想/比亚迪精彩演讲

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原标题: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齐聚智博会!一文看尽阿里/腾讯/百度/小米/联想/比亚迪精彩演讲

来源:智博会官网、华龙网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今日,“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博会)”在山城重庆隆重开幕。在上午举行的“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今年首次聚齐,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小米董事长雷军、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等大咖也悉数到场。本文为大家汇总了这些思想领袖们的演讲精华。

“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今日(8月26日),世界的目光聚焦重庆,“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博会)”在山城重庆隆重开幕。

本届智博会,是一场精彩纷呈的产业盛会。国博中心21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区,将充分展示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云计算、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呈现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产业升级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突出以智慧城市为重点的智能应用示范等。

本届智博会,也是一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13名诺贝尔奖得主、4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得主、2名国际组织(机构)负责人、76名国内外知名院士、64名世界500强负责人等聚焦智能化领域,开展交流探讨。

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今年首次聚齐,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小米董事长雷军、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等大咖也悉数到场。

本文为大家汇总了这些思想领袖们的演讲精华。

腾讯董事会主席&CEO 马化腾

产业竞争,已经从“单打”演变为“双打”

马化腾作为首个登台的国内企业家代表,畅谈了对企业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见解。

马化腾表示,产业竞争的主赛场正在由过去的单打PK逐渐变成了双打比赛。过去商业竞争往往围绕着垂直细分产业的单打独斗,今天当信息化开始融入到各行各业,产业竞争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由垂直纵深的各个实体产业和横向延展的信息产业相结合,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新搭档,可以说产业竞争已经演化为双打的比赛。

他接着表示,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双打企业需要不断地激发创新潜力,打造更多的拳头产品。但攀登科技和产业的珠峰往往要以来科技共同体和全球产业生态。正如5G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需要联合登山队来征服。

“今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拥有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技术和能力,产业割裂和技术脱钩将会损害整个人类长远的利益。”马化腾说,腾讯愿意内外部开放源代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共同体的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小马哥还在讲话中透露了腾讯在重庆的项目推进进度。腾讯的西南新总部大厦于25日正式投入使用,未来可容纳3000名员工;腾讯的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投资将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正在加紧进行第二期的建设;“一部手机游武隆”小程序今日也正式上线。接下来,腾讯将帮助南川区打造智慧旅游平台,用数字技术和内容平台把大足石刻等宝贵的文化遗产打造成为文化IP。

此外,腾讯和重庆长安汽车还于今日联合发布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共同发布了全新的语音交互的微信车载版。未来,双方不但要实现“人-车-店-厂”之间的智慧连接,还要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链,进行智能网联化升级。同时,双方成立“梧桐车联”合资公司,推出了搭载腾讯生态服务能力的车联网操作系统,并开放给各大汽车厂商使用。

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马云

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8月26日,在重庆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马云又来了。不同的是,职务由去年首届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变为了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本次,马云为大会带来丰富观点,分享了他在AI、5G、数据监管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 BAT

提及BAT,马云再次重申观点,“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国这样的国家应该有几十家这样大的企业。”在他看来,国内现有的互联网公司是靠创新、靠市场做起来的,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企业变成巨头,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巨头不创新。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中国应该也有机会成为互联网上的国家。而如今,中国数字经济有这样的发展、有BAT这样规模的企业,和中国过去几十年发展,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是相吻合的。

近几十年来,高铁、高速公路、互联网、物流等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中国,但高铁、高速公路起来,绿皮火车依然在、村际公路依然在;快递起来了,邮政依然在;互联网起来了,传统的电话依然在。“未来并不都是你存我亡,而是谁创新、谁把握未来、谁给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价值。”

  • AI

马云认为,AI应该翻译成为机器智能,而不是翻译成人工智能。

智能世界的三要素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其中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引领未来的是智能背后人类的智慧。

智能世界不是让万物向人,而是让万物像人一样去学习,智能时代要解决的是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解人不能了解的东西。”马云说,我们不断在研究机器怎样可以像手一样灵活,其实人类永远会比机器更加灵活。过去,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机器会变成人。但最终,人应该更像人,机器更应该更像机器。

  • 5G

对于5G对产业的影响,马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5G时代会把很多企业永远留在4G和3G时代,包括BAT,往往这个时代做得最好的会被下一个时代所淘汰。只有用好5G、尊重5G,并且担当起5G时代的创新和责任,才有可能进入5G时代。

  • 监管

马云表示,数据局不是监管局,而应该是发展局。

他说,技术是发展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金融也一样,监管是监管不出好的金融。不是说发展一定会带来风险,监管就没有风险。有时候不恰当的、落后的监管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

马云说,现在很多政府都在设立数据局。数据产业的发展,不是靠数据局的工作,它是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我们最担心的是数据局未来也变成了监管局,数据局应该是发展局。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彦宏

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落地

去年的智博会上,李彦宏曾在演讲中谈到外界对人工智能存在三大误区:其一是认为人工智能就应该长得像人,其二认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学习像人类一样思考,其三是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一年过去,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误解正在慢慢消解。

李彦宏谈到自己对人工智能一些观察:以前大家乐于讨论人工智能又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今天更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升;过去人们津津乐道无人驾驶汽车开上高速,今天更关注无人驾驶怎么能够保障安全、降低成本,并且如何能够在低速的环境下,在开放道路上跑起来;过去长得像人的机器人可以上楼梯、跌倒了可以自己爬起来会成为热门话题,今天我们更多关注机器作为一个助理,能够给人带来多少价值;过去关注中国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是全球第一,但是今天我们更多的是要看人工智能整体这个开发框架上我们有多少话语权。

李彦宏坦言,中国论文发表数很多,专利申请量很多,但是我们的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的框架还有差距,“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未来去下功夫提升的。所以就是人工智能不再讲究酷炫,而是要讲究如何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落地。”

而对于如何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落地,李彦宏还提到三点建议:

第一,要关注安全和效率。李彦宏称,这个在无人驾驶领域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我们现在把速度降下来,就是为了保证安全。为什么我们认为低速的L4 会先于高速的L3 实现?因为也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此外,AI芯片耗电量怎么样?它能不能够批量地生产?能不能够满足我们绿色节能的标准?这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

第二,希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和美国其实也有着相当大的竞争。中国有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可以在路侧增加很多设备来提升安全和提升效率。

第三,充分利用开源和开放平台。李彦宏称,开源平台中国发展相对比较晚一些,但是它的作用在整个人工智能发展当中大家会越来越感受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开源并不表明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是我们自主可控的,很多开源的东西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这个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小米董事长&CEO 雷军

AI+IoT是下一代物联网

雷军表示,大家了解的小米主业是智能手机,今年年初,小米将AIoT列为与手机同等重要的战略,启动未来五年在AIoT领域投入100万人民币。

除了手机作为核心引擎外,小米还有电视、笔记本、智能音箱、路由器等丰富的智能硬件生态链,上半年营收达270亿元,同比增49%。

小米连接智能硬件的总量达1.96亿台,电视方面,小米连续6个月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五;智能空调进入市场后,半年销量突破100万台;智能音箱背后是AI的语音助理,小米的小爱同学月活跃量达4900多万,使用量业界领先。

同时,小米两年前组成产业基金,深入参与制造业,过去两年投资了12家智能制造和半导体芯片产业,在过去两个月已有3家科创板上市。

5G也是智能产业热门话题,将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今年年初,小米第一部手机在欧洲发布,预计9月将发布小米的第二款5G手机。

雷军表示,AI+IoT是下一代物联网,小米的愿景非常简单,即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联想董事长&CEO 杨元庆

智能化离不开三个要素的蓬勃发展

杨元庆认为,重庆是中国智能科技产业版图上崛起的新高地,能够在这样一方智能化变革的热土上,交流对智能产业发展的见解,勾勒未来智能科技的山川图景,见证并体验“芯屏器核网”发展的各种美好再合适不过了。

他指出,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带来更加主动、贴心、便利的生活体验,智能制造所实现的提质增效正在释放巨大的效率红利,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由数据、计算力和算法所驱动的智能化。

智能化之所以能在今天得以实现,离不开三个要素的蓬勃发展:

  • 首先是IOT物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应运而生,产生出了海量的数据,它们与互联网上的数据以及企业信息化所产生的数据相结合就形成了行业大数据,可以为智能化提供燃料。
  • 然后是基础架构的蓬勃发展,高性能计算提供了更加强大的计算力,云计算、边缘计算提供了无处不在的计算里,而5G网络又带来了数据传送速度与容量的提升,这些都在提升智能化时代算例支撑的能力,是智能化的引擎。
  • 再就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算法的蓬勃发展,把有的数据作为燃料,计算机作为引擎,通过大数据的先进算法,再结合各行各业的能耗就能产生更加精准的决策结果和更加高效的业务流程。这就是数据智能或者行业智能。

在过去的3-4年时间,联想从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架构以及行业智能这三个维度入手,一直在大力推进智能化的转型。今天下午还将和重庆市政府签约,在重庆投资建设5G云网研发基地,包括应用、交互以及展示中心和国家级的实验室,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5G智能设备制造基地,未来五年累计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杨元庆称,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开启,联想非常高兴与重庆携手,也愿意与参会企业一起,以数据智能、行业智能为抓手,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技术的创新突破,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智能化未来。

比亚迪董事长&总裁 王传福

智能化才是汽车工业变革的下半场

王传福在主题演讲中风趣地表示,重庆不只是一个吃火锅的好地方,还是一个投资的地方。

为何有此感受?原来,去年比亚迪和和重庆签了一个20GW动力电池项目,王传福昨天到工地看了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10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一年前去看是一片山还有一些村庄,连路都没有,现在已经完成了90%的厂房建设,设备也开始安装。

随后,王传福结合比亚迪在重庆的项目合作,谈到了智能化作为技术驱动力,在交通装备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改变。

王传福认为,在汽车工业的变革过程中,电动化只是上半场,智能化才是下半场,是真正的大仗。汽车将完全进入智能时代,不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就像手机在功能机的时代只是打电话的工具,但到智能手机的时代,打电话可能只占了2%,98%是做其他的事情。其实汽车也是一样,汽车是长了腿的智能手机,手机最多是13个传感器,汽车上有多少传感器?大约300-400个。

王传福强调,汽车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将比手机大很多,汽车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手机能做的汽车都可以做,手机不能做的智能车也能做,同时智能车还能促进手机应用市场的拓展。未来,智能车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法,创造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而且还为城市增加上亿个移动的感知终端,成为神经的神经末梢。

当前,比亚迪正致力于为国内轨道交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比如璧山区的云巴项目,将为重庆打造继单轨之后的又一张城市交通名片。云巴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的特点,实现了最高等级的无人驾驶,只需要较少的运营人员,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城市运营交通带来的财政负担。

诚邀您参加“5G赋能 智联万物”研讨会

扫图片二维码报名

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