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法治报2020-01-18 12:06:00 热度:

重拳出击 科技赋能反恐

LX A i 中 国 网 Q

原标题:重拳出击 科技赋能反恐

2019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两部反恐纪录片,全方位介绍中国反恐斗争的策略与成效,展示中国为世界反恐斗争作出的贡献。目前,全球反恐斗争任重道远,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本期域外警讯聚焦全球开展反恐斗争的创新成果。

无间合作!

欧盟启动全新反恐数据库

2019年9月5日,欧盟安全负责团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正式启动全新的反恐数据库。该数据库旨在促进欧盟各成员国充分交流和共享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信息。相关团队将收集欧盟各国的司法和刑事诉讼相关信息,主要是对恐怖分子和其他激进分子的调查、起诉和定罪等信息。

欧盟宣布正式启动全新反恐数据库。

欧盟安全专员朱利安·金在发布会上表示,新的反恐数据库将帮助法官和检察官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多起反恐案件之间的潜在联系,充分利用共享信息侦破案件,并获取足够的证据将犯罪嫌疑人和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早在2001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已着手联合情报机构建设全球恐怖主义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1970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恐怖主义事件,至今已记录逾19万起。然而,该数据库受到大部分国家信息保护限制,仅停留在保存记录的层面,难以分享合作,具有严重局限性。

21世纪初,欧洲频繁遭遇恐怖袭击,最严重的如2004年3月发生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恐怖袭击,造成191人不幸遇难。为了加强安全事务建设,欧盟于2004年11月推出海牙计划,在反恐领域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努力增强欧盟机构和各成员国侦查恐怖分子的能力。该计划旨在改善国家之间的反恐信息交流共享,对共享信息提供有效监管和保障,争取兼顾隐私与安全的平衡,为欧盟司法数据合作奠定基础。然而,部分国家出于信息保护的目的拒绝透露相关信息,该项目陷入了停滞。

2015年11月,法国巴黎发生连环爆炸案,致132人不幸丧生,沉重的代价为欧盟敲响了警钟。调查发现,与此案有关的恐怖分子正流窜于多个欧盟成员国。在人心惶惶的氛围下,恐怖主义信息共享的理念重新得到欧盟各国重视。

2018年11月,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反恐联盟部长级会议上主动提出参与反恐数据库建设。据欧盟刑事司法合作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已有580条与恐怖主义案件相关的司法信息上报。

欧盟刑事司法合作署主席哈姆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时至今日,反恐信息共享终于正式着手建设。我们将首次全面了解所有关于恐怖主义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定罪信息,利用这个全新数据库向成员国提供反馈,实现信息价值的递增。”

无处可逃!

联合国启动反恐怖分子流窜计划

2019年5月7日,联合国反恐办公室正式启动联合国反恐怖分子流窜计划,旨在通过名为“goTravel”的专业软件收集、识别和分析跨境旅客信息并识别威胁,帮助各国加强对恐怖分子和危险罪犯的侦查能力。

反恐怖分子流窜软件运作的示意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肯尼亚、新西兰和斯里兰卡发生的袭击事件,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恐怖主义已经蔓延到全球各地。他指出,联合国2017年估计,2年内将会有来自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武装分子加入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恐怖组织。之后几年,世界反恐斗争成效显著,虽未能将恐怖组织一网打尽,但已将其打成一盘散沙,四处流窜。因此,大批恐怖分子正试图逃亡到其他安全区域或者转移到局势紧张的地区等待死灰复燃。

这批恐怖分子毫无人性且训练有素,目前仍在不断招募新成员。如果不能在他们大批出逃的时机将其一网打尽,这批恐怖分子将潜入其他国家或地区卷土重来,再度造成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

因此,联合国反恐部门和国际民航组织加强合作,力图将这个反恐怖分子流窜计划贯彻到底。联合国向各国免费提供先进的专用软件,收集、识别和分析跨境旅客信息,帮助各国及时发现和阻止跨境转移的恐怖分子。

该软件先从航空公司获取旅客数据,再与实际获取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提供分析结果。该款软件以旅客预检信息和旅客姓名记录为信息核心,开发了一套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若各国接受和采用联合国推荐的此款软件,航空公司将对所有入出境旅客进行大数据自动分析,但是目前该软件仅限于航空交通。联合国正考虑和研发适用海运、国际高速铁路和长途汽车的技术。

然而,实现信息监控和隐私保护的平衡是把该计划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的难点,也是各国民众的担忧之处。古特雷斯表示,在解决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问题时,尊重人权同样非常重要。在运用该软件帮助各国收集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充分尊重公民隐私和其他基本自由权利。

该计划负责人耶勒·波斯特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进行技术研发时就考虑到对数据和人权的保护,在特定时间内系统会自动删除敏感信息。联合国将与各国加强合作,建立独立透明的监督机制,在协同反恐的同时加强对权利和隐私的保障。

无所遁形!

多方技术创新合力反恐

2019年3月15日,一恐怖分子在新西兰通过脸书直播枪杀51人,直播时长长达17分钟。直播后,该视频还留存在网上,经多方指责才被删除。脸书的人工智能审查系统也因此备受诟病。脸书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为了更准确地识别展示恐怖主义的相关内容,脸书将对其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更新,加强与多国执法部门合作,从枪械训练项目中获取镜头,帮助人工智能学习和识别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恐怖主义视频。

9月17日,脸书发布公告称,已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检测并删除99%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内容,未来仍会继续革新人工智能技术,以适应社交媒体上不断变化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内容。

以色列一家公司研发了一款最新的危险品检测装置,专门用于检测行驶中的汽车。该产品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为核心,通过扫描车底来检测潜在威胁。该产品通过高分辨率摄像机扫描并生成车内异常物品的3D图像,可用于检测临时爆炸装置、非法武器、毒品和其他可疑物品。该公司称,这项技术目前可对低于45公里/小时速度行驶的车辆进行扫描,仅需3秒就能判断车上的物品是否属于违禁品,极大提高了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使恐怖分子藏在车上的危险品无所遁形。

汽车危险品检测装置对车辆进行扫描。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研发了一款虚拟边防警卫系统,用于辨别检测对象的安全性。该虚拟警卫系统包括多种安全功能,如测谎、人脸匹配、风险评估等。测谎是其核心功能,通过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测谎系统,分析人眼看不到的细微动作,判断检测对象是否说谎。虚拟边防警卫系统会向测试对象询问一系列问题,获取数据并创建心理档案,并对测试对象的回答真实性进行评估。

虚拟边防警卫系统。

但无论技术发展得多成熟,人工智能测谎系统还是难以实现100%的准确率。研究人员在设计虚拟警卫系统时就考虑到这一点,因此他们专门加入了风险评估系统,将安全检测过程划分为多个不同部分,包括人脸匹配、证件匹配和指纹、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等。虚拟警卫系统首先会对测试对象的综合风险情况进行评估,然后生成各部分的风险评估分数,供人工二次判断。如果出现风险过高的情况,则由警员决定是否进行人工查验或者直接实施抓捕。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如需授权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未经授权转载原创稿件将举报维权

欢迎朋友圈分享

编译 张诚斌

编辑 张紫灵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