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在人工智能领域,上市是一个分水岭。
近日,人工智能四小龙的云从科技也在推进IPO的过程当中。
公开资料显示,云从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后,计划在国内科创板上市,上市时间可能会在2020年底。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云从科技为啥一定要登陆IPO呢?
云从科技的200亿元估值是否靠谱
在人工智能领域,云从最大的标签就是其“国家队”背景。
公开资料显示,云从科技孵化自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受托参与人工智能国标、行标制定,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承担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工信部芯片平台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任务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这跟云从科技的创始人周曦密切相关。
创办云从科技前,周曦是中科院重庆院智能多媒体中心主任、信息所副所长,同时担任中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早年曾在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攻读计算机博士,2011年毕业回国后,周曦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在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成立智能多媒体中心,从事计算机视觉相关研究,是中科院研发实力最雄厚的人脸识别团队——据悉,云从科技核心技术先后13次斩获国际智能感知领域桂冠及158次行业POC冠军、胜率达到78.4%;
2015年,周曦带着一帮中科院的人“下海创业”,而且在此后发展当中只拿人民币基金,这使其“国家队”的标签更为明显。
关于其融资消息,GPLP犀牛财经经整理后如下:
2015年,云从科技初创时获得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佳都科技、杰翱资本投资;
2015年年末,云从科技完成估值10亿元的A轮,刘益谦等资本大佬进入;
2017年11月,云从科技获得25亿元的B轮融资,顺为资本、普华资本等领投。其中,5亿元人民币来自顺为资本、普华资本、元禾原点等风险投资机构,以及背靠广州地方资源的越秀金控、拥有上海地方资源的张江高科等,另外还有来自广州市政府的20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
2018年10月,云从科技完成B+轮融资,其投资机构除了元禾原点、越秀金控、刘益谦等原有股东外,还有多个国家级战略投资者入场,包括中国国新、广州产业投资基金、广东粤科金融集团、上海联升资本、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等地方政府基金与国有资本。
2019年6月,传其完成最新依轮融资,投资方不详,不过,据传,其估值达到了230亿元。
此后,云从科技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这也让云从科技的上市成为既定事实,何时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据GPLP犀牛财经查阅天眼查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2月10日,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变更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从科技”)。
对此,据澎湃新闻报道,云从科技计划在国内科创板上市,上市时间可能会在2020年底,一旦成功上市,云从科技将成为继寒武纪之后的“AI第二股”。
人工智能应用的十字路口 云从科技能否突破
提起上市,人们关注的无非就是两个问题:
1、筹到钱以及筹到钱之后怎么花;
2、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加速企业的应用发展。
这是当前很多人工智能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
云从科技上市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值得探讨。
在前有科沃斯、软红科技等人工智能明星企业上市后市值大幅缩水的案例面前,人工智能行业存在虚火旺盛的现实不能忽视——比如在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科沃斯,作为国内第一家服务机器人登陆资本市场后,一路冲高,市值曾超过300亿元,截至3月26日,市值为112.90亿元,上市一年多来,市值缩水逾200亿元,可以说是,高估值泡沫被戳破后,企业一地鸡毛。
另外还有一家明星AI企业红软科技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28.88元,上市开盘当天开盘价高达86.5元,较发行价上涨199.52%,市值351亿元。狂欢之后一路下挫,截至2020年3月26日,市值为246亿元,已缩水三分之一。
可以说,在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之前,人们对人工智能企业依旧观望状态。
在人工智能企业没有实现大规模营收之前,大部分人对人工智能企业依旧保持怀疑,因为从目前可以获得数据来看,AI是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很难在短时间内下定论。
云从科技是否是一个例外呢?
从技术上来讲,云从科技的确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公开资料显示,运用先进的三级研发架构,云从科技取得3项重大技术突破,其中,作为中国首发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打破了技术垄断;首次商用跨镜追踪(Re-ID)技术,让计算机视觉由"刷脸"迈入"识人"时代;人体3D重建技术加快算法速度20倍,并将准确率大幅提升30%。
从收入上来讲,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云从科技尽管宣布在2017年已经实现盈利,预计2018年收入达到15亿元,2019年数据不详,其中,云从科技的业务涵盖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商业等领域,通过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认知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形成的整合解决方案,已服务400余家银行14.7万网点、30个省级行政区公安、80余家机场,实现银行日均比对2.16亿次、公安战果超5万起、机场日均服务旅客200万人次。
公开资料显示,云从科技最早选择从银行切入。
2015年,周曦带领团队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做远程开户的身份认证系统,这是云从科技的第一单业务。
自此,云从在金融行业撕开了一道“口子”。云从官网显示,业务涵盖金融、安防、民航、零售等领域,已服务400家银行14.7万网点、31个省级行政区公安、80余家机场,实现银行日均比对2.16亿次、公安战果超3万起、机场日均服务旅客200万人次。
对此,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曾介绍称,云从科技是中国银行业人脸识别的第一大供应商。
除了金融领域,安防也是云从科技的一个重点方向。
2016年下半年,云从科技也开始试水安防领域,不过,云从科技要想在安防领域站稳脚跟摆脱同质化竞争并不容易,因为其他竞争对手也并不弱——2018年,云从科技高级副总裁孙庆凯就明确表示希望同传统安防企业合作。
那么,云从科技能否实现全面盈利呢?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回答的问题。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