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GIO华兴控股2019-02-18 18:00:00 热度:

葛小松眼中的智能制造:抓住三大细分市场的投资契机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原标题:葛小松眼中的智能制造:抓住三大细分市场的投资契机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经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来形容当今这个智能时代真是太恰当不过了。在被称为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的兴起的过程中,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乱花渐欲迷人眼,机会越多也就意味着对投资者的考验越大。

在基础资源支持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中,技术层和应用层是未来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方向,而在这二者之间,应用层的投资机会更多,特别是对于中国市场来讲。因为和美国相比,产品化程度高、对应用场景的把握好是中国一些创新科技公司最大的优势,再加上中国的人口规模远大于美国,因此,中国市场更有利于催生出新的产品。据此,我认为对于中国的投资人来说,从应用层中更容易找到“进击”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而当前应用层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三个领域。

1.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早就有,从智能眼镜到智能首饰、智能手表、手环,再到智能跑鞋、智能服饰,智能穿戴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追踪、健康管理、运动计步、身份识别……由此,智能穿戴设备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还不足1亿元,而到了2015年刚已成功增长至125.8亿元。面对如此诱人的数字,投资者自然不会缺席。

最近2年,作为物联网产品的早期代表,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的市场容量在继续膨胀。市场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首席分析师卡罗琳娜•米拉内西甚至预测,智能穿戴设备将会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智能领域的“下一棵摇钱树”。

2.智能家居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家居的智能化不再是单一的智能产品,而是彼此联动的智能系统,任何平台的任何设备,必须能够与其他设备相互连接和交流。用户需要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家电产品,需要更加“聪明”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获得真正的安全、方便与自由。众多的科技公司也都在致力于一个整体化的智能家庭、一个智能生态圈的打造。智能家居背后的巨大商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科技公司进入的同时,也促使了一场资本盛宴的开启。

2014年初,智能家居设备商Nest被谷歌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的消息传来,引发了人们对于智能家居行业的极大关注;2014年7月,南京物联——中国本土最大的智能家居企业获得6000万美元风险投资;2015年的年初,小米联合13家照明企业布局智能家居,共同推进智能照明在家庭的落地;360公司则正式发布了基于360智能家居开放平台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360智连模块”,为了吸引更多硬件厂商和开发者接入360智能家居开放平台,360推出的首批限量10000个“360智连模块”定价仅为1元……

智能家居的实现需要硬件、云服务、智能终端等众多因素的参与:手机、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负责操控交互,计算、存储、连接等则由云端实现,而家电(居)则需要做好洗衣、冰冻等本职工作,传感器对数据进行收集,之后再通过通信模块实现数据的回传以及远程命令的接受,以最终实现智能化。

而当前,智能终端对于某个操作系统的过于依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如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OS等,因此平台接入协议和应用协议标准是当前智能家居行业最为缺少,也是各大互联网行业和家电企业最为期望主导的东西。相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拥有巨大市场规模的智能家居行业将仍是企业和资本争抢的主要领域,但是就目前而言,智能家居仍然处于跑马圈地阶段,谁也不能预料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只能说覆盖面越广的胜算也就相对较大。

3.智能出行工具

这个是当前炒的比较火热的一个领域,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智能滑板车等多个项目,国内三个巨头对该领域都有所涉猎:百度、阿里、腾讯都在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而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无人机和智能滑板车的研究成果最振奋人心,已涌现出大疆、亿航、极飞等一批非常成功的创业企业,且这些企业都成功取得了融资。

尽管当前我国的智能出行工具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无论是对于资本还是普通用户来说,对于智能出行的迅猛发展都有着深刻的体会,毫无疑问,这个市场正在崛起。其中,智能硬件的复兴以及航拍市场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个领域带来的不仅仅是其自身的投资机会,还为相关的元器件领域和相关软件系统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以无人驾驶为例,其实现所需要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就设计到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通讯等三类基层模块,为该三类产品带来了投资机会。

此外,除了以上三个应用领域外,智能农业、智能医疗、家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蕴含着许多的投资机会。

可以肯定地说,未来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将会继续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千万不能盲目跟风,要做到慧眼识真金,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智能穿戴产品选择出具备发展潜力的好项目并非易事,但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根据多年来在投资领域的研究和经验,我认为投资者在进行项目抉择时应重点考量以下几点:

其一、硬件能力上:那些在传统企业做生产制造、技术支持的团队,或者有底层开发能力、传感器核心能力的团队会在智能硬件上更有优势。

其二、软件能力上:用户体验不只“作用于”硬件本身,更重要的是软件端应用场景及使用体验。有一定交互能力或者拥有核心计算技术的团队会将用户体验做好得更好。

其三、产品定义: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会有市场,引领用户需求的产品才会有发展的空间。做产品,当然要以击中用户痛点为己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自己发烧的爱好上。

在我看来,对人工智能行业项目或企业进行投资最为关键的是要能准确判断其技术的先进性与应用的普及性。这需要投资者要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在智能化风暴来临的今天,市场上不乏一些浑水摸鱼的“伪智能”公司,比如一些号称智能家居的产品,事实上只是解决了联网问题,智能根本无从谈起。

另外,还需要提醒一句,对人工智能行业项目或企业进行投资要有长远眼光:产品和技术的成熟度和投资周期息息相关,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想要在短期(1—3年)内取得高回报并不现实,较长的投资周期则决定了进入该领域的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我认为只有那些与相关产业结合度高、拥有明确的商业变现场景的项目才值得关注。

本文内容摘自葛小松《资本大格局》一书,转载请注明出处。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