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8-11-23 19:21:04 热度:

专访首创置业胡卫民:多元化发展,为什么要挑最难的做

LX A i 中 国 网 Q

原标题:专访首创置业胡卫民:多元化发展,为什么要挑最难的做

一个10万亿的产业如果开始萎缩,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力?

一个千亿级的企业,如果要实现跨越式增长,第一步怎么走?

房地产行业发展将近40年之后,其间的企业开始一边喊着“活下去”,一边在不同的领域尝试多元化和转型。国内的新建商品房在高峰时期将会有接近10万亿的市场销售规模,但据机构预计,未来将一步步萎缩到5万亿元。目前,行业内每年有20家左右的企业销售额在千亿元以上,它们中的大部分不得不思考如何重新审视“空间开发”和多元化布局这个命题。

2018年,又有多家企业更名,在品牌上“去地产开发化”,以对应企业的战略转变。实际上,已经有大量一二梯队的地产企业开启多元化战略,寻找开业业务之外的主业,或者走综合开发路线。它们多元化的领域涉及小镇、物流、文旅、商业、农业、科技、医疗,商业模式也不一而足。有通过多元化业务来加强地产主业,提供更综合社区服务的,有直接投资另辟赛道的,也有以产业地产、园区运营为方向的。

在新业务领域多元化的发展,难度要高于传统的住宅开发模式。一位企业高管说,传统地产模式中,企业注重周转和营销,管好地和钱就行了,但在很多新业务领域,要做成功,就要看你能调动多少资源,甚至是能不能建立迭代机制。

在地产行业中,国有企业较多,之前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地产创新较慢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国有企业在各行业中的产业链切入深度更深,转型调头更不容易。

例如,首创置业在2009年就开始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八年之内在全国16个城市开发运营了奥特莱斯品牌,到2020年预计增长到持有和管理20个开业的奥特莱斯项目,抓住消费升级的趋势,完成全国一二线城市和消费热点城市的布局。截至2017年底,首创在奥特莱斯实现的年营业额近32.4亿元,增长率在35%。

在布局商业消费领域之外,首创同步在城市更新和文创领域寻找结合点。因为城市功能变化和规划调整,在北京有大量的工业厂房和旧址待重新定位。2009年,首创置业进驻原万东医疗设备厂,将后者改造成了郎园Vintage文化创意街区。创业创新大潮兴起之后,罗辑思维、得到、果壳网先后入驻了郎园。

36氪获悉,在郎园作为案例获得成功之后,首创置业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多元化发展的主营业务之一,已经搭建起新业务平台,汇聚了顶级资源,在CBD郎园Vintage的基础上,2018年成功输出品牌管理项目2宗,即石景山郎园PARK和朝阳郎园Station,打造区域公共文化标杆。

企业战略要跟随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会让每个企业产生焦虑,但也会逐渐拉开企业之间的差距。你是一家一时风光的企业,还是一个长青企业,都只是结果,企业的弹性和执行力才是出发的地方。

根据机构最新的调研预测,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之后,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工程等尖端科技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它们会渗透到其它各个行业,从工厂到住宅都会带上互联网科技的味道。

因此从2014年开始,一些先行嗅到商机的地产企业也观察到经济形势变化,寻找跟科技结合的契机。其中有失败的例子,比如“腾百万”的巨头结盟,也有寻找更现实路径的自我更新。

2015年之后,首创置业进入产业园区开发运营领域。据首创置业胡卫民透露,公司首个产业园——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以下简称IC PARK)——总投资额将会在46亿元以上。并以此为样本,进行复制。

从住宅开发到高科技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其间的路并不好走。其一,产业园区建设周期长,回收盈利慢,IC PARK的开发期不到三年,已经远远快于业内平均五年的开发周期,但利润回正还需要更长时间,但是三年时间已经够一个住宅项目开发、销售、交付结算了。

其二,产业园区需要持续运营。胡卫民说,首创置业不仅在IC PARK运营中设计了“房租/服务换股权+基金投资”的模式,来加速企业产品上市周期,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牵头设置了基金对接等更直接的模式。

从建设至今三年的时间里,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已引进比特大陆、兆易创新、北京兆芯、文安智能等30余家具有市场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企业入驻,相关专利超过1700件。预计到2020年,园区将聚集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上下游企业150家,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相比一个行业的发展,单个企业的资金实力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快速发展?胡卫民透露,首创置业正在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同步“ 接触了一些科技地产项目,进行备选,北京包括海淀、房山、顺义,外地包括青岛、成都、重庆等快速发展城市都在考虑布局。”

产业地产的开发并不容易,国内除了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等少数代表之外,做产业地产成功者寥寥。因为产业地产不仅需要关注硬件,服务软实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开发运营企业需要有着良好的政府资源、强大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还需要有服务意识,真正打通整条产业链。

首创置业副总裁:胡卫民

近日,IC PARK正式开园,36氪专访了首创置业副总裁胡卫民,以下为采访摘要:

Q:您觉得IC——PARK的打造,对首创置业来说,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A:首创在整个的操盘过程中,积累很多关于产业定位、产业引入、产业组织方面的经验,同时,这个项目因其顶尖科技定位的特殊性,也给我们带来很多产业链上、下游的宝贵资源。

Q:IC PARK是首创置业在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的产品,能否透露一下,双方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A:前段时间的中关村论坛上,中关村发展集团也发布了新的发展战略——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我觉得同首创置业在战略层面十分互补,加深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目前,我们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大兴、顺义、门头沟、石景山都有意向合作的项目。

Q:首创置业为何会选择高科技地产这个赛道?

A:首创置业作为北京市国有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一直在积极参与首都四个中心的建设,其实在很早之前,我们就在大中关村区域开发建设过首创拓展大厦、首创空间等高科技产业综合体,近年来,为落实党中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战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作为北京市属国企,作为综合地产营运商,我们也希望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积极投身高科技事业,布局高科技产业地产业务板块。

Q:首创置业发展高科技地产采用的是什么模式?

A:初期,我们通过和一些专业产业地产运营集团合作,例如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合作开发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项目,我们的团队,积累了高科技园区在开发、运营和投资等方面的经验。这种模式,未来在首创置业重点进入一线、准一线城市都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后期,我们也会考虑一、二级联动的模式,从产城融合的角度,在一线城市周边和二线城市,做一些大型的产城新城项目,这样从科技领域的创新研发到生产制造将形成完整的区域联动和上、下游覆盖。

Q:首创置业在高科技地产方面的战略规划是什么?在首创置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中,高科技地产将承担怎样的角色?

A:高科技产业地产作为首创置业的创新主航道之一,具体的战略规划马上就会出炉,其实做产业需要长线思维,这和做住宅的开发完全不同,在这方面,我们管理层达成了一致的想法,肯定不是激进的转型,但要给空间、给时间、给资源,精心培育、容许试错,把产业组织、园区运营做实,在产业投资领域积极探索。

(中关村管委会授予园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牌匾)

Q:高科技产业地产回款周期长,首创置业有没有一些创新手段来减轻资金回报率方面的压力?

A:我相信,在地产的下半场,获取更多优质的持有性资产是很多房企未来重点关注的发展模式,我们最近也在研究上市的产业地产运营商,客观来讲,在毛利表现上,要优于传统的地产开发商。所以说,重不一定是坏事,当然,放更长远来看,我们也可能通过自身的运营能力,提升资产的优质特征,从而在资本层面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Q:首创在产业地产方面除了高科技地产还做了哪个方向的探索?

A:文创产业和科技产业是我们的两个分支,广义上都可以称为产业地产,以郎园为代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首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给首创的任务,为建设北京文化中心贡献力量,郎园Vintage是我们探索了八九年才成功的IP,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也在朗园Vintage的基础上做了输出管理,在石景山和朝阳公园分别建设了朗园park和朗园Station。

Q:目前,首创置业落地的高科技地产项目有哪些?分别布局在哪些城市?

A:除了现在已经进入运营期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在上海、深圳、青岛、重庆、成都等城市,我们都有项目在前期筹备当中。

Q:您觉得运营高科技地产对于首创置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最大的挑战可能是所有产业地产商都需面临的,就是如何真正的实现运营+投资的双效趋动,能否在机制上有更多的创新。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