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 网 https://www.cnaiplus.com

8月17日消息,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幕,博览会共计从14日持续至16日。本届博览会以为主题,展出面积近10万平方米,吸引120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举办了50多场技术峰会和论坛。
开幕论坛邀请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发表主题演讲、专题交流,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抓住“新基建”机遇的方式,以及未来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现场
8月15日至16日,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论坛举办,主要包括5G峰会和NB-IOT产业发展大会两部分。受疫情防控影响,开幕式和论坛均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包括在内的大量参会人员通过线上观看直播的形式了解论坛内容。
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作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正引领第六次技术革命的发展。
2020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应用发展,包括安防、金融、客服、零售、医疗健康、广告营销、教育、城市交通、制造、农业等领域。围绕各应用场景邀请行业领先企业分享经验,并探讨人工智能未来如何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同时,未来随着5G的建设普及以及科技进步,论坛除了继续深入探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还将在人工智能芯片、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云计算等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落地。
一、“新基建”目的在于构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在开幕式上首先发言,他说:“深圳始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一流智慧城市。目前,深圳在7月底就建成了4.5万个5G基站,并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说,尽管国内外形式严峻,但是今年上半年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依旧同比增长了5.7%,实现营收5.14万亿元,在制造业中占比达到12.7%。
为了高质量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发展任务,乔跃山说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宏观政策引导;二是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三是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应用,支持超高清视频与5G、人工智能、安防监控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平台。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基建”,
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给出的回答是,,因此被称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实现新基建的目标面临着的挑战,即连接大规模化,到2025年将新增10亿个工业物联网连接;服务差异化,表现在2020年及之后扩展并支持多种使用情境和应用;资源碎片化,多种网络及资源呈现碎片化分布,威胁分散化,传输网络安全边界被打破,不同物理位置和网络层级的设备联网后产生更多攻击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说,5G实际上80%的应用都是在工业互联网上,而不是在消费互联网上,5G在垂直行业里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据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将超过20万亿。
针对创新构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问题,新华三集团联席总裁尤学军说,AI(人工智能)是核心,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是新基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开幕式上,还进行了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的颁奖仪式,以下企业的项目均获金奖: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发布
二、后疫情时代的5G应用
去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开启了5G的正式商用。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的5G套餐用户超过了1亿,5G用户数达到6600多万,每周5G的基站新增数是1.5万个。那么5G未来趋势如何?将如何发展?
在5G峰会上,各位专家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方面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聚焦5G模组、边缘计算、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和落地,各企业家也展示了他们的产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5G产业峰会现场
中科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尹浩首先发表演讲,他首先解释了什么是新基建的问题。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七大领域。
▲尹浩院士解释新基建
5G排在新基建七大领域之首,正成为各领域数字转型的关键,是“新基建”领域投资的重要发力点。
华为无线营销副总裁朱慧敏说,行业和生态应用的协调发展对5G应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中兴通讯无线方案总监丁光河说,现有的公有云在赋能垂直行业方面有一定的不足,从精准入手,通过价值驱动,云网协同,精准云网赋能多种产业,弥补公有云隐私风险、冗余成本高等短板。
业界有一个说法,即“5G商用,模组先行”。模组作为5G互联网应用的上游领域,对下游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上海移远通信副总经理张震说,在新基建中,模组就相当于旧基建中的“钢筋”“水泥”,是构建整个5G行业的基础。目前全球移动物联网连续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全球IOT设备出货量将超过16亿台,全球5G物联网终端出货量将超过2253万台,全球5G(LPWA)设备出货量将超过10亿台。
▲全球移动物联网持续增长
应用细分来看,5G NB-IOT产品可以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省会、工农业和智慧家居等不同场景。
未来5G还将会与不同场景技术协同,比如“5G+CPE”“5G+新媒体”“5G+交通运输”“5G+工业”“5G+医疗”“5G+公关事业”等。
此外,移远还开启了使用巡查机器狗进行人工巡逻的案例,机器狗可以应用于陪护、危险营救、反恐、排爆等场景。
▲移远使用的巡查机器狗
芯讯通副总裁、研发负责人骆小燕在介绍了5G模组的重要性后,也提出了5G模组研发面对的挑战。
他说,“由于5G频段多,5G模组研发主要面临射频性能、散热方面的挑战,需要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寻求突破。”
5G能达到毫秒级的时延,需要大量的创新技术支持,其中边缘计算是其中一个重要创新点。
中科创达智能物联网事业群副总裁杨新辉说,5G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是推动物联网发展的力量,全球5G+AI技术发展迅速,为IOT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
5G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可扩展的能力和可靠性,以及更灵活的无线网络。而边缘感知和处理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方面,以及边缘服务和数据私有化。
杨新辉认为,5G+AI将驱动全新和增强的服务模式。5G带来了流量使用爆发性的增长,但其带宽扩展的应用依旧不足,目前5G的应用领域还主要集中于港口、炼油等工业方面。
从学术角度来看,边缘计算是云和端的桥梁,主要应用于智慧工业、智慧楼宇、智慧城市、机器人等领域,其整个产业规模从2015年开始不断扩大,这是产业中一种新的生态。厂商方面,AWS、阿里云、微软等都在注重边缘计算架构的发展。
城市的智慧化是居民、企业和城市管理者追求的目标,5G的商用也给智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建智能技术智慧研究院院长倪志刚在会上通过PPT展示了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历程,从1G到如今的5G,从速率上实现的是一个质的飞跃。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倪志刚认为,目前5G还处于用户数量比例还比较低,物联设备数量不足,超低时延产业未兴,高速带宽应用萌发的阶段,面临着部署密度更大,运营成本更高以及功率大幅度提升的隐忧。
而要想使未来的5G用户迅猛增长,网络利用率提高,首先要降低运营成本,才能使5G成为新常态。推广5G首先要找到它合适的运营场景,起到“雪中送炭”而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智慧城市”这个词是IBM的前总裁彭明盛在2008年提出的,而我国的智慧城市相对于全球来说是最普及的,倪志刚认为,智慧城市并非是单独的服务器或网站,而是一种新的思维和模式。
他说,目前国内完全达到“智慧”的城市建设模型还未出现,大部分先进典型都是在某领域做出了探索,但是由于各方面的理解偏差以及缺乏全面准备,城市距离真正的“智慧”还有很大差距。
三、NB-IoT已进入加快建设阶段
在2017年7月,中国的第一张NB-IOT网络正式商用,到现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根据GSMA最新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全球的运营商已经建成了97张NB-IOT的网络。
今年2月份,我国NB-IOT的连接数已经超过了1亿,NB-IOT发展是一项大概率的事件。在8月16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NB-IOT产业发展大会上,一些NB-IOT发展的见证者带来了他们的NB-IOT故事。
▲第三届中国NB-IOT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NB-IOT的网络基础设施是“新基建”中的典型代表,联通物联网首席技术官李凯对新基建中的NB-IOT进行了解读。
李凯说,新基建下的物联网有新格局、新技术、新模式,物联网是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
政策方面,物联网是国家“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经济方面,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趋势很强;社会方面,规模化消费的兴起加速了物联网的发展;技术方面,新的技术推动了物联网发展的新进步。
李凯在会上说,针对新的趋势,中国联通也提出了物联网“大融合”的发展战略,即网络融合、技术融合、行业融合、生态融合、渠道融合五方面,实现规划期扩大连接规模,提升物联网收入的目标。
与4G网等不同,NB-IOT的网络是按需建设,而不是普遍覆盖。在运营商来看,NB-IOT的场景逐渐聚焦于非移动、低功耗、低成本。
▲李凯演讲中提到NB-IOT的场景逐渐聚焦于非移动、低功耗、低成本
此外,依据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电信NB-IOT的连接数已经达到了6000万,占中国电信整个物联网连接数的30%。未来NB-IOT低速率的业务会达到60%的份额,而从30%到60%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NB是专用的网络,相较于其他网络具有特殊性,天翼物联解决方案专家陈建华说,中国电信首先在进行了NB-IOT网络完整覆盖的基础上,再随着业务进行逐点的扩容。
在NB-IOT网络发展中,华为不止扮演者通讯设备的角色,也拿出了很多资源来促进生态的发展。
华为中国区IOT拓展部部长张海说,“新动能”是发展中多次提及的重要名词,NB-IOT带动的不仅是通讯设备,更多还是在带动我国工业走向智能化。
NB-IOT纳入5G是一项确定性的事,NB-IOT通过一定的技术特性实现了在大连接场景下的优质性能,在保证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广覆盖的要求。
而实际上通讯发展的理论基础还没有改变,NB-IOT即是5G和mMTC场景下的一种技术能力。在无线通讯没有理论突破的情况下,NB-IOT是最适合技术和场景适配的方式。
NB-IOT被纳入5G后,蜂窝物联网的发展技术路线基本定型,即“5G+4G”的未来网络。
▲华为张海展示未来10+年蜂窝IOT技术路线
在5G技术未来发展方面来看,NR用来支持超宽带和超低时延的场景,NB-IOT用来支撑超大连接;4G网络方面,使用CAT1、CAT4、CAT6技术来支持中速、中高速业务的发展。
张海说4G将像2G打底网一样,会持续20年以上的生命周期,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NB-IOT与CAT1不同,NB-IOT的带宽只有200K,与CAT1相差100倍,因此在价格和适用场景上有一定不同。
目前NB产业加速发展,2020年1月全球连接已过亿,2月中国连接也已过亿,目前NB的发展速度超过了234G。此外,R14将逐渐取代2G,具备更强的通信能力。
▲NB产业加速发展
除大厂外,NB的初创企业近年来也势如破竹,上海移芯通讯及芯翼科技也在今年获得了百万级NB芯片大单。
物联网企业艾拉(Ayla)物联CEO刘渝龙在演讲中说,目前AIOT高速发展,我国的泛智能硬件市场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310.6亿元。
▲AIOT高速发展
目前AIOT行业也面对着市场进入门槛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挑战,与此同时也拥有更大销售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等机会,因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成为了AIOT行业竞争的焦点。
此外,由于智能产品技术和功能更迭速度越来越快,因此产品开发速度跟上更新速度也是产品开发的新挑战。而艾拉通过其一站式开发平台,促进了物联产品高效的研发和运营。
▲AIOT行业目前的挑战与机会
结语:业内人士建言“新基建”,CITE 2020瞄准智慧产业新趋势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于(CITE 2020)昨日落幕,与会者围绕数字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展览、论坛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打造数字发展新业态的努力现状,并对未来展开了展望、展示了各大中小企业的明确目标和清晰规划。
除了为期三天的会议分享,展会还通过CITE主题馆、新型显示馆、智能制造与3D打印馆、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馆、人工智能馆、5G和物联网馆、汽车电子、智能驾驶与锂电新能源馆及电子元器件九个展馆等25个专业展区,为业界充分展示了智能时代电子信息产业最新发展成果与趋势。
AI中国 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