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4-07-26 08:51:15 热度:

移动应用平台化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LX A i 中 国 网 Q

极客网7月26日(北京)  百度百家改版后清新很多。我春节后开始写百家,到现在总点击超一千万,平常不怎么关注数字,看到后有点小惊呀。同样的文章放在我们的极客网,点击至多几千,在百家轻松过万。看来我是沾百度的光了。

前几天和几个风投聊天,他们说,在科技媒体圈,专心做内容的,做好了能活,但不能大成功,大成功还是属于平台。如,今日头条,虽然有很多版权问题,但资本还是看好,内容聚会的规模效应不可小觑。听到后心理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因为我们就是专心做内容的团队。也不打算做平台。看来以后长路慢慢啊!

个人觉得,之所以说大成功属于平台,是因为平台更容易成为“流量入口”,而专注内容的团队,内容本身做得再好,也需要“流量入口”的导流。就连中国官方网站china.com也要时不时的派人去“巴结”百度!近两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想象空间巨大,流量入口作为成败关键,自然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应用的平台化转型成为了一个相对主流趋势!

以下为笔者和《极客网》专栏作者朱飞(微信公众号:zhufei101)的一些观察:

三四年前,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方兴未艾时,互联网圈子里的人们争论最激烈的一个话题是:APP客户端和移动浏览器到底谁才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如今,这一争论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严格来讲,这两者都未能击败对方,达成统治互联网入口的目的。那么,当前移动互联网的通道,到底被谁扼住了呢?答案可能是移动应用平台企业。当然,这里的移动应用平台,指的绝不是那些简单收集一些APP让用户下载的第三方应用市场,而是要实实在在整合产业链,打通上中下游,让移动用户完成进门、停留、出门整个过程的大平台。

移动应用平台化转型大势所趋

早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初,一些有远见,或者说在PC互联网时代有积累的互联网企业,便开始了移动应用平台化的布局。如今三四年过去了,部分企业的布局已初见成效,并加快了向移动应用平台型企业的转型,成为后进企业参考和学习的对象。其中,社交服务、电子商务、安全杀毒等领域的竞争最为激烈,也有了较为成熟的成功案例。

社交

社交是移动用户最喜爱的应用之一,目前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在这块处于领先地位,并打造了较为扎实的平台基础。以微信为例,其以熟人社交为出发点,集合表情、语音、视频等新媒体因元素,积累海量用户、汇聚大量流量,再一步步将游戏、新闻、地图、支付、打车、美食等一干应用整合进去,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气候。如今,一个微信号能做的事情,可能抵得上10-20个APP,大大简化了用户端的操作和管理复杂度,体现了平台化的优势。

电商

在电商领域,淘宝结合支付宝,更是把一站式平台服务体现的淋漓尽致。手机淘宝以用户买卖活动为基础,整合进美食、电影、KTV、酒店、门票等生活服务;再与支付宝打通,实现转账、充值、缴费等功能,更创新地引入余额宝、娱乐宝等互联网理财应用,全方位地满足了移动用户的各种需求。去年九月,马云更是不遗余力地推销其新推出的移动IM产品“来往”,连移动社交也不放过,大平台之雄心可见一斑。

安全

谈到移动安全,360和百度的针锋相对可能最被大家熟知和津津乐道,双方在这一战场上的投入和手段都让人叹为观止,“3.15晚会”曝光的那些“丑闻”可能还只是冰山之一角。相比社交和电商,移动用户对安全杀毒可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确能起到防护作用,恨的是它无孔不入,经常不合时宜地充当管家的角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全确具备很强的汇聚用户的能力,是平台化运营的理想切入点之一。

除了上述人所能见的移动大平台之外,其它如广告、视频、音乐等领域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可以想象,那些曾经在PC互联网时代上演过的你争我抢的故事,也极有可能在移动端重演,同时还有很多新玩家的加入。而其中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谁能成功打造移动应用大平台,把住能够汇聚过亿用户的一方入口。

移动应用平台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科技行业10年一个轮回,从个人电脑诞生到PC互联网流行,再到如今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每一次变革节点都孕育许多机会,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在PC互联网时代,广告、游戏和电商是互联网经济的“三驾马车”,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电商格局已十分明朗,基本就是阿里从PC到移动端的迁徙;游戏领域的变数较多,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独大或局面;广告领域更是几乎还未成型,百度基本上未能将PC端的优势延续到移动端。

这样一来,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机会,是变革和洗牌的大好时机。不难预测,在这一轮重新洗牌中,不少传统互联网豪强可能会逐渐没落,而新的巨头也将产生。当前,我们实际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上月,“今日头条”与搜狐的版权之争(我更愿意称之为版图之争)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我当时就撰文指出,搜狐此举最大的目的在于打击今日头条这个移动新闻聚合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为自家的搜狐新闻客户端保驾护航,什么版权都只是借口而已。说白了,搜狐就是不容许有人在移动端挑战搜狐新闻客户端的领导地位。这是移动新闻阅读领域,传统互联网巨头与新兴移动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一次驳火。

这个案例,也正好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企业移动应用平台化转型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不妨分别做简单的剖析。

从谋求转型的传统互联网巨头搜狐的角度来说,机遇是深厚的内容积累、成熟的技术和团队,但挑战正是“今日头条”这样的更懂移动互联网的新贵;对于“今日头条”来说,机遇可能只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人们看新闻方式的改变,而挑战则是多方面的,包括所谓的版权、技术和人才积累等。

当然,有时候一个上升的机遇可能会盖过多个下滑的挑战,譬如在这个案例中,多名互联网观察人士预测“今日头条”将击败包括搜狐新闻客户端在内的所有由传统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新闻App,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看新闻的最大入口,搜狐新浪腾讯网易等的新闻都将和传统平媒的新闻一起,“沦为”其中的内容源。也就是说,“今日头条”大平台之势隐约已成。

当然,成为移动应用大平台可能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将流量变现可能是大伙(无论是转型的传统互联网企业还是移动互联网新贵)都应该考虑的问题。譬如,移动互联网受主要终端手机屏幕尺寸的限制,传统的广告模式未能兴起。此外还有很多在PC互联网可行的商业模式,放到移动互联网可能会水土不服,这些都是整个移动应用平台化转型所应该正视的。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