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易智家2019-09-17 09:06:07 热度:

余姚强力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峰会会员企业江丰电子等企业成果丰硕

LX A i 中 国 网 Q

2016年以来,余姚市的“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更成为宁波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评“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优秀单位的县(市、区)。其中,中国机器人峰会会员企业江丰电子、舜宇等企业已获得“品字标”认证(含授权)。

“浙江制造”是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以“标准+认证”为手段,集质量、技术、服务、信用于一体,经市场与社会公认,代表浙江制造业先进性的区域品牌形象标识,是浙江制造业的“标杆”和“领导者”,是高品质高水平的“代名词”。

余姚市于2014年全面启动“浙江制造”培育工作。2016年,余姚市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市、区)。3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余姚市的“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迄今已累计发布“浙江制造”团体标准16项、认证(含授权)企业8家,总量居全省县级市前列。

今年4月,在全省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现场会上,浙江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彰了8个优秀单位,23个良好单位,余姚市是宁波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评优秀单位的县(市、区)。

强化机制全力保障

“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也是宁波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产业争先行动、“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此,余姚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制,成员为40个市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统筹全市质量工作,形成政府主推、部门共抓、企业主导,全面推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出党委政府领导优势,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培育。

为加快并持续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余姚市政府于2016年出台了《余姚市加快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并建立起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质量强市”建设活动的经费范畴,对主持制订“浙江制造”标准的企业奖励5万元、获得“浙江制造”品牌的企业奖励10万元,优先推荐参评各级政府质量奖,并在融资支持、品牌提升、技术进步、拓展市场、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余姚市还将“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融入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余姚行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产业争先行动等工作内容,定期开展督查,并把“浙江制造”建设责任分解到各乡镇(街道),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层层抓好落实,以进一步推动质量责任机制的长效深化。

优选集群强化攻坚

新装备、家电、汽车零部件、五金机械等产业是余姚市开展“浙江制造”品牌培育的重点产业。

为此,余姚市以龙头骨干企业、行业“单打冠军”企业和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为重点,筛选出这些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和“拳头产品”,建立起了涵盖83家企业、88个产品的“品字标浙江制造”培育库,并以此构建“政府质量奖、品字标浙江制造、名牌产品”三级品牌梯度培育体系,做到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特别是五金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组团效应明显、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多年来,余姚的制造业一直深受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困扰。“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作开展以来,针对研制能力不强、质量管理水平不一、品牌使用意识不够等问题,余姚市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攻坚克难,努力破解制约品牌推进的关键瓶颈。

首先,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人才战略,提升“浙江制造”研制能力,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其中“国千”、“省千”专家100人。如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在获得“品字标”自我声明认证的同时,还与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承担在研02专项“集成电路靶材用超高纯金属材料产业化技术”项目,该公司创始人姚力军博士获得了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其次,依托各牵头组织制订单位加强质量研究与技术开发,打造企业制标团队。如动员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起草“浙江制造”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其他企业相关产品标准的制订帮扶。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助推作用,如市质量标准计量协会会同五金协会,以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为主,联合10余家生产钢卷尺的重点企业,制订“余姚钢卷尺团体标准”,目前《钢卷尺》“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

再次,以质取胜,开展质量攻关行动,推进企业加大创新和技改,引导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品牌,对标重点改进、力求突破。舜宇、大丰、生久、安拓、峻和等一批知名企业的“拳头产品”开展“浙江制造”标准制订及产品认证,实现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的双提升。

“五字法”推动精准开展

任何一个品牌的创建,都是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余姚市,“浙江制造”工作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曾经获得全省2016年度工作创新奖的“五字法”,功不可没。所谓“五字法”,即“育”“宣”“荐”“帮”“带”。

“育”。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围绕单打冠军企业、突出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质产品,明确品牌梯度培育目标,做好品牌创建的梯度培育工作。结合在五金工具、化妆品包装和电线电缆、净水器、PE管件行业开展的质量提升行动,建立培育企业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培育,为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宣”。充分利用本地媒体及各部门简报、门户网站等各类载体,包括发动乡镇工贸部门、基层所、有关行业协会,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基层企业,及时做好宣传发动和政策宣讲,积极营造“浙江制造”品牌创建的氛围。

“荐”。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对照条件、好中选优、择优推荐,努力促使本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优质产品进入标准研制目录。

“帮”。对进入标准研制目录的企业实行定人帮扶制度,开展精准服务。积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帮助消化、落实品牌创建条件和要求,对企业标准研制、产品认证中产生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同时,邀请省标院、宁波市品牌推进办的专家来余姚市部分标准研制与品牌培育企业开展“问诊搭脉”活动,现场解决企业具体问题。同时集中力量加强打假治劣,深入推进保护知识产权“双打”、“红盾网剑”和“蓝剑”系列质量安全监管专项行动,开展聚乙烯(PE)管材、电线电缆等行业整治提升。2016年至今,共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81起,市场环境得到持续净化。

“带”。邀请“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到培育企业讲解“浙江制造”产品团体标准的研制经历与认证心得,现身说法带动培育企业增强创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目前,余姚市拥有省政府质量奖提名企业1家,宁波市市长质量奖企业2家、余姚市市长质量奖企业26家,“品字标”认证(含授权)企业8家,浙江名牌产品72个、宁波名牌产品87个。五金机械行业大丰、安拓、波斯、宇华、长城精工、大叶园林,汽车零部件行业峻和、神通、丰茂、富诚等企业,有的已制订“浙江制造”标准,有的正开展研制或开始申报。

摘编:余姚日报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