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风机器人乐队演出登上热搜第九,引发网友热议。此前,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珞石机器人也带来了会写书法的机器人,大展其稳定的性能!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风机器人乐队演出上了热搜,据悉,这支清华美院打造的世界首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墨甲”新版,完成了首次演出。
乐队含三位“乐手”:排鼓“开阳”、竹笛“玉衡”和箜篌“瑶光”。
机器人演奏与人类演奏不同,对音乐的处理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比如竹笛的演奏,有大量的、快速的跳跃,对人来讲需要换气,但机器不用,可以实现连续的、跳跃的长音。”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说。
中国传统排鼓一组五台,人类用两只手演奏。比如“开阳”设有四个机器手臂,同时在四个不同音高的鼓上演奏,可以超越人类的演奏水平。
看完视频后,不少网友表示新奇,但也有网友指出,这样的演出没有灵魂。
不过,近年来机器人玩转艺术已经不是新鲜事,除了娱乐向的音乐演出,更有不少国产机器人挥毫,写起毛笔字来。在三年前的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就有以王阳明先生为原型的写字机器人惊艳亮相,为大会题写了“知行合一”四个字。
在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机器人+”智造展区,珞石机器人更是用流畅的毛笔字书法展示了其稳定的性能。不仅体现了其“艺术”功底,更是展现了珞石机器人的精准度与易用性,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赞誉与广大媒体的关注报道。
无论机器人能否成为“艺术家”,不可否认的是,这整个研发与应用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机械臂的柔性、灵活性与准确度逐渐上升,已经开始掌握高性能的力控技术。相信未来我国机器人不仅艺术玩的出色,技术也会更加出彩!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