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卢建邦(左三)日前率领台湾选手,前往香港比赛。
台湾机器人教育方兴未艾,不少学生热衷参加各式竞赛,但,这些选手却不见得有能力「自己做出机器人」;ROBOSMART 机器人教室指导老师卢建邦直言,在台湾,机器人比赛已沦为另类升学考试,家长、学生只求得奖,宁买市售套装机参赛,也不愿花时间亲手制作机器人,「这种『求速成』的教育观,会害惨学生!」
卢建邦日前率3 名学生赴香港,参加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EIE 机械人中学生挑战赛:大中华区邀请赛」,获得季军。卢建邦指出,香港鼓励学生培养「动手做」的能力,为期3 天的比赛,前2 天,把来自两岸三地的所有选手集中在实验室,发给相同材料,要求「从无到有」做出参赛机器人,第3 天再上场较量。
卢建邦强调,这场比赛,大家用一样的材料,各自做出不同机器人,「或许不太灵活,走得很慢,但那是原创的。」
▲本次「EIE 机械人中学生挑战赛:大中华区邀请赛」台湾选手制作的机器人。
台湾的机器人竞赛,向来有着「不同选手用同款机器人」的怪象,买市售套装机参赛的情形,屡见不鲜。卢建邦分析,原因有3,第1,选手没能力亲手做出机器人;第2,指导老师专业度不足,也不会做机器人;第3,「台湾教育讲求速成」,家长只在乎小孩学了机器人后,有没有得奖。
卢建邦感叹,上述3 项原因,让机器人竞赛,变成另类升学考试,为了满足家长对成绩的要求,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奖,至于机器人是不是学生做的、程序是不是学生写的,都不重要,结果比赛时,参赛机器人一字排开,几乎都长得一样,偶见参赛者亲手制作的机器人,大家还会觉得惊讶,相当讽刺。
本次代表台湾赴港参赛的选手蔡升恩表示,除香港外,自己也曾前往日本,参加机器人比赛,「日本的参赛机器人,风格各不相同,看得出选手们的想法很多元,他们是发自内心,想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选手蔡升恩和他设计的参赛机器人。
蔡升恩笑称,某次参加台湾的机器人足球赛,现场参赛机器人,几乎都是同款,只有他的「自创款」,看起来特别突兀,甚至还因此被其他选手质疑「规格问题」,「台湾很多选手用套装机,想法都被框住了。」
卢建邦认为,日本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和他们鼓励原创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相较之下,台湾把机器人比赛视为一种绩效,家长、学生只求得奖,最好还是对升学有帮助的奖,却不愿花时间学习制作机器人的基本功,培养实力、创意,「结果我们就停在这里了,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速成,『求速成』的观念,害惨很多人。」
▲蔡升恩之前参加台湾的机器人足球赛,现场参赛机器人,几乎都是同款,他的「自创款」(红圈处),反而有点突兀。 AI中国网 h 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