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风电发展目标和建设布局。规划指出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到42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
据民杰风力叶片打磨智能机器人项目CTO马中杰向猎云网介绍,目前国内发电站以火力、水力、核力发电站为主。其中火力发电占到70%以上,而截至2015年,全国风电并网装机是1.29亿千瓦,风力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的1%-2%。与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目标还有很大的产能差距,随着风电行业不断发展,这个市场还会不断扩大。
很多人在海边或者山上都应该见到过三个齿的风力发电设备,那三个叶片就是该项目机器人要处理的工作对象。目前国内的叶片最长为83.6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重约35吨。叶片需要经过打磨、刮腻子、喷漆、切边等工序才能进行有效工作。
传统风力叶片打磨,主要依靠工人拿着绞磨机进行打磨,平均15个人5个小时可以打磨一支长度56米的叶片,表面积约300平方米。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且打磨过程中玻璃纤维粉尘大,污染严重,工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极大程度上会造成肺病等伤害。
由于叶片体积巨大,在打磨过程中如何摆放和精确定位到每支叶片的打磨表面,一直是实现自动化打磨的阻力所在。民杰风力叶片打磨机器人项目团队以自主研发的低成本3D扫描算法,可以做到实时定位,边打磨边扫描,不需要预先整体扫面;且设计了柔性打磨头,该打磨头可以做到在0——10cm内,打磨的执行部件与叶片表面的压力保持不变;并和磨料厂家联系实验研发了新型磨料,以代替传统每打磨2平方就要一换的金刚砂纸,新型磨料一块可以至少打磨1000平方米以上。
对比过去人工打磨,机器人不仅可以满足叶片表面处理工艺要求,实现自动化打磨,且工作效率500平米/小时(可代替60名工人),其风尘排放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并适用于国内外各规格型号叶片的表面打磨需求。在解放大量人力同时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