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6-13 14:11:00 热度:

无人机实名制漏洞待解 小型无人机“逍遥法外”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无人机实名制出台已经将近半月,不仅实名登记系统存在的漏洞还没有解决,形同空文,而且限令规定的250克以上无人机恰恰是最为“遵纪守法”的群体。那些在禁令之外的航模、小型无人机才是最容易“搞事情”的主力。

  无人机“黑飞”猖狂肆虐下,催生无人机“实名制”政策出台,已经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火速上马对的实名制政策不仅被指出系统漏洞无法对“机主”进行有效身份验证,而且在限令的红标下,对主流无人机冰冻,对小于250克的多轴无人机确是相当宽厚。

  近年来,消费无人机逐渐兴起,多旋翼无人机的性能特点更易被非专业人士所接受,而市场上的多旋翼无人机的出货量已经远大于固定翼无人机,此次“250克以上实名登记制”的出台,对多轴用户与厂商造成一定影响。

  首先,对于大疆可能就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当前大疆几乎就没有250克以下的货架产品,还要市场上大多无人机商家恐怕都难逃此令。不过对于“250克”限令的产品区分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以大疆为代表的消费级多轴厂商所解决的,是飞行安全和功能优化,如通过实时定位规划安全路径(包括禁飞区域规避),通过搭配云台优化航拍功能等等,可以见得250克限令将对其是一个极大挑战;而一些飞行爱好者及航模发烧友可能在自己买零件组装下也能完成,要达到250克以下相对简单,但相对来说安全性及专业度也相对较低。

  因此新出台的“250克以上实名登记制”很有可能给了那些“搞事情”的小型多轴无人机更大的生长空间。而需要加强监管的,并非内置有禁飞区规避功能的消费级无人机,而是根本就没有产品序列号的DIY产品。

  目前来看,无论是消费型无人机还是行业型无人机,安全专业性飞行是不变的准则,在未来无人机产品盛产之下,需要厂商把好品控以及监管技术配合,同样也需要政策导向切准行业风向,才能有效降低无人机行业对安全问题的紧张感。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