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战略所在北京发布了《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从报告中观察,去年一年估值超过10亿元的“独角兽”同比增长87%,已达到131家。除了共享单车、媒体等公司外,超过98%的企业在业务中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发布
2017年3月1日,长城战略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后简称《报告》)及独角兽企业榜单。
榜单显示,2016年全国独角兽企业较2015年的70家又有较大的增长,达131家。全国区域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已有16个城市出现独角兽企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为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集聚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交通出行成为独角兽企业集中爆发领域,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及共享经济正在孕育更多的“独角兽”。
独角兽企业超百家,中国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榜单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已达131家。131家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达4876亿美元,平均估值37.2亿美元,其中,涌现出了7家估值超过(并包括)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估值占比46%,分别为蚂蚁金服(750亿美元)、小米(460亿美元)、阿里云(390亿美元)、滴滴出行(338亿美元)、陆金所(185亿美元)、美团点评(180亿美元)、大疆创新(100亿美元)。
榜单中,2014年及以后创立的独角兽企业共50家,占比超过1/3;其中2015年及以后成立的企业为17家。创立仅一至两年即入围独角兽企业榜单,反映出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周期短、成长跨度大的爆发式增长特点。
颁发独角兽企业证书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