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2-24 10:54:00 热度:

机器人转型综艺咖 人机大战拉高收视率

LX A i 中 国 网 Q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关注度达到顶峰,人机大战不断上演,娱乐综艺圈自然不想错过这个热点。

对于人工智能在综艺节目中屡战屡胜,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表示,人工智能目前依然十分初等,离完成人类日常工作的一般要求相距甚远,离机器取代甚至“统治”人类的梦想更是遥遥无期。

不过,即便是初级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在很多场合已经超越人类。可以预见,在数年时间内,人类大量工作将被人工智能代替,生活中也将会出现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影子。

从看点到“主咖”

人工智能技术早在前几年就被逐渐运用到电视节目中。2014年,湖南卫视就曾在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上引入“萌萌哒”机器人小罗,这应该是人工智能最初开始进军综艺界。

河北卫视大型综艺《主播爱上广场舞》的导演王晶曾经表示:“在综艺节目中融入人工智能是想让节目有看点,增加趣味性,吸引观众的眼球。”所以,机器人跳跳在节目中的定位很清晰——不是主咖,而是作为调剂品出现。

和王晶的想法类似,不少制片人在综艺节目中加入人工智能技术是出于对节目娱乐性的考虑。尽管节目中呈现的机器人具有语音交互、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声音识别等多种功能,但它们更多还是娱乐化的存在,不对节目内容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这一时期,节目中有没有这些机器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它们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从《最强大脑》和升级版《一站到底》开始,人工智能从配角身份向主角发展。《最强大脑》制片人桑洁表示:“不同于以往节目中引入较为初级的人工智能,《最强大脑》展现的是顶尖的人类智慧与顶尖的人工智能之间的对决。之前的节目更多是触到人工智能的皮毛,但没有深入和节目内容结合。”

桑洁认为:“《最强大脑》做到第三季无论从舆论还是真人秀的角度来说,已经做到一个顶峰,第四季肯定要有所突破。”于是,《最强大脑》最后与百度公司进行合作,将小度搬上荧屏,人工智能成为综艺主咖,与节目内容深度融合。

碾压人类智商

人工智能在综艺舞台上表现出对人类智商的碾压。

1月20日,《最强大脑》中能够微观辨水的王昱珩与“小度”PK落败,百度人工智能目前还未曾一败,以2胜1平的比分守住席位。

参加了最新改版的《一站到底》的机器人也挑战了人类智商。搜狗的这款机器人叫“汪仔”,号称是“史上最强AI智能答题机器人”。节目中,8支答题“舰队”经过预选淘汰赛,最终留下的跟“汪仔”一决高下,结果,“汪仔”赢了。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陶建华认为,此前,人工智能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重要的突破依然局限在规则相对明确(如围棋)或者一些任务比较明确的识别、分类、检索等领域,在启发性联想、推理、自主学习等领域与人的智能依然相距甚远。而近期一些综艺节目上人工智能的表现说明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样本学习和样本关联(或映射)能力上,具备了很强的性能,在样本的记忆能力上也具备了很强能力。

尽管Google的AlphaGo和百度大脑在围棋或者综艺《最强大脑》的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超越了人脑。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