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特别大胆的预测:中国将‘统治’人形机器人制造,它很可能是下一个十万亿级产业。”
文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智元的人形机器人工厂在上海奉贤的四团镇,从虹桥打车过去,花了我196块钱。到了那里,才知道原因:这里距离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约十里地,招工和供应链配套都很便利。
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电车的零部件高度重合,或者说,后者就是初代版的机器人。
应该很少有人来这里参观,我看到的是正在进行时的生产场景:工厂是一栋标准厂房,一楼是组装和测试车间,有几十名技工在安静的工作,他们可能算是中国第一代人形机器人组装工了。几乎所有的工种都是手工作业,还没有完整的流水生产线。几台关键零部件的测试设备是自主研发而成的。二楼是一个小型的训练场,上百个完成组装的人形机器人在进行行走测试。智元的机器人身高一米六,我遐想了一下,如果晚上熄灯后,一个人站在森森然的机器人集群中,很有一种未来的既视感。
智元生产车间
年轻的厂长告诉我,这家工厂原本是生产扫地机器人的,到去年的11月才改造生产人形机器人,目前,年组装能力可达5000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形机器人工厂。
人形机器人测试
从工厂出来,我又去了位于张江的智元数据采集中心,那里更像一个现实世界的孪生场景。在40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上百名数据采集人员在对机器人进行重复练习,智元采用的人力成本最高的“真机数据采集模式”,光是一个机器人从桌上把玩具抓起来放进篮子里的动作,便须训练数天,采集和审核上万条信息。在这个数采中心,智元一年能完成亿级数据采集。
“教”人形机器人扔垃圾
我亲身测试了一个已经完成训练的场景:我在桌子上随意倒了几处茶水,机器人可以在没有遥操员的帮助下,自动把茶水抹去。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