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从焊接机器人、点焊机器人到洁净(真空)机器人;从只懂做课题做技术,到跑好资源、打通市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半导体装备BG总裁徐方说,国家的需求就是奋斗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决心用技术啃“硬骨头”
199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近10年的徐方,从大连理工大学调到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后续的20年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孵化出新松这样一家创新型行业巨头。
“当时真是两眼一抹黑,只有技术,没有产品。”徐方说,当时中国各行各业,尤其是支柱产业,生产中用到的设备几乎全是进口产品。
有技术有韧劲,成功做成“真空手”
徐方等一批专家完成弧焊机器人攻关项目后,再一次组成洁净(真空)机器人项目攻关组。“当时也看了国外的系统,发现旧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比我们当时设计的要落后。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来做。”徐方说,思路原理清晰后,项目组着手开始研发,但是遇到很多问题。研发的过程总是枯燥的、漫长的。但新松人都有韧劲,我们用一年做出来大气手,又一年做出真空手,成果超出科技部专家预期。
从2008年开始,新松专门立了一个项目,研发真空、大气机械手的一系列产品。2009年,新松承担的863专题课题FPD基板洁净搬运机器人产品200公斤垂直多关节机器人研制成功,再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新松人有很强的民族使命感,铆足一把劲,既然国家有需求,那么我们就应该往上冲。”
徐方对洁净机器人的前景非常看好,“从国家角度来讲,半导体行业要做到自主可控。我们作为半导体行业自动化设备提供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国家需求就是奋斗目标
“我读研究生时,我的导师是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学者,老师的治学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我搞研究都有很深影响,也让我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徐方说,后来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所里很多前辈共事,看到这些老研究员有爱国情怀,对事业执著追求。
回忆往事,徐方说,虽然前期非常苦,加班加点搞科研都是常事,但大家干劲十足,心里坚定的是科技报国的理想。
“国家培养我们多年,当国家需要你时,一定要冲上去。国家的需要就是奋斗目标!”徐方坚定地说。
作为智能制造机器人企业,创新产品从无到有,背后一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任何高技术的东西、新的事物,都不可能完美。任何一个高科技事物,都有一个慢慢应用和成长的过程。作为机器人制造企业,应该要有足够决心和耐心的。才能更长远的发展,
摘编: 沈阳晚报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