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5-06-23 08:08:14 热度: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导读:图源:萌友科技推荐语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萌友科技的CEO何嘉斌,一位从北京服装学院走出的产品设计师,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理工科思维,打造出“桌宠”Ropet一款不以功能取胜、却以“无用之美”打动人心的情感陪伴机器人。从艺术殿堂到微软、百度,再到创业深耕软硬件结合的领域,何嘉斌用十年的积累与探索,诠释了如何将冰冷的科技赋予温柔的灵魂,让产品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图源:萌友科技

推荐语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萌友科技的CEO何嘉斌,一位从北京服装学院走出的产品设计师,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理工科思维,打造出“桌宠”Ropet一款不以功能取胜、却以“无用之美”打动人心的情感陪伴机器人。从艺术殿堂到微软、百度,再到创业深耕软硬件结合的领域,何嘉斌用十年的积累与探索,诠释了如何将冰冷的科技赋予温柔的灵魂,让产品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存在。

在本次深度访谈中,何嘉斌敞开心扉,分享了他从艺术到科技的跨界历程,以及为何选择情感陪伴机器人这一充满潜力的蓝海赛道。他坦言,功能让用户需要产品,而审美让用户热爱产品。Ropet的设计初衷,正是通过慢养成与弱交互的独特方式,帮助用户重新发现并珍藏人性中最柔软的瞬间。从CES展会的意外走红,到面对市场泡沫的冷静思考,嘉斌不仅分享了AI宠物赛道的机遇与挑战,还深入剖析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全球市场中寻找突破口,逐步构建产品的用户粘性与品牌影响力。

让我们一同探索,当科技遇上温柔,会如何点亮我们内心的柔软时刻。Enjoy :) !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作为学校里少数男生,我在几乎全是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这造就了我特殊的背景一直研究穿戴美学和科技结合的交叉学科,影响了我后面十年的从业经验,一直带有女性视角,而非纯理性产品思维。

情感连接的核心来自于「主体的完整性」。我们把Ropet当成了真实的小生命,它知道自己是谁、从哪来、要去哪,在'哲学三大问'上非常统一,不会做没逻辑的反馈。这种完整性越有说服力,用户对它的共情就越强。

我们希望通过慢养成和弱交互的机器人,帮助人们重新发现自己'柔软的瞬间'。这些'柔软的时刻'正是小机器人能提醒你的,我们称之为记录爱的瞬间、发现爱的瞬间、点燃爱的瞬间。它本质上是在唤回人性最闪耀的东西。

如果让它说话,用户预期会变得很高,希望它无所不能。但实际上它的延时问题、语料库可能反映出它是全知全能的存在,用户就不会认为它是个'弱者'机器人或宠物,之前所有卖萌过程会幻灭。

我们的产品北极星指标很简单:开机率和互动率。只要这两层数据不断变好,我们就认为设计是有效的

功能让用户需要产品,而审美让用户热爱产品。如何把产品做美、做舒服,是我十年积累的核心能力。要做好柔软的科技产品,内心需要具有女性视角,对功利和竞争没那么强的观念。

01用女性视角和理工科思维,打造温柔的科技产品

ZP:请嘉斌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图源:何嘉斌

何嘉斌:我来自湖南株洲,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一直给我较好的教育,也支持我的爱好。从幼儿园到高中,我都在学美术,后来成为艺考生,考到了北京服装学院。当时艺考成绩不错,拿到了几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选了北京服装学院。其实最想去央美,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没能考上,这点挺遗憾的。

在北服我学的是产品设计。北服偏向时尚和女性消费品,包括服装设计、珠宝首饰、箱包等。作为学校里少数男生,我在几乎全是女性的环境中成长,这造就了我特殊的背景一直研究穿戴美学和科技结合的交叉学科。这也影响了我后面十年的从业经验,包括现在创业做Ropet产品,都带有女性视角,而非纯理性产品思维。

毕业后我去了微软,开始接触人机交互,了解到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对艺术背景的我冲击很大,感受到了AI的"魔法瞬间"。我意识到这些技术是未生产力爆发的核心,所以决定从事AI或互联网相关行业。

之后我去了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在余凯院长带领下不断做Demo,寻找语音、视觉的应用场景,锻炼了产品运营能力。在大厂两年后,我加入创业公司"物灵",花了五年研究软硬件结合产品。我们做了Luka绘本阅读机器人,经历了从寻找场景到量产发售的完整周期。当时我本科毕业才四五年,但快速成长了很多,这些经历让我对事情有了足够把控力。

离开物灵后,我去了字节,通过大平台做大项目、积累资源。从百度到创业公司再到字节,我从"宽"转向"深",在字节Pico做工业设计,研究用户体验和工业造型。这种"一宽一深"的经历给了我重新创业的底气。

ZP:当时从北京服装学院到科技公司是一个常见的路径吗?

何嘉斌:不是一个常见的路径。2013年,我在大三下学期去到微软,算是学校里为数不多到AI技术研究院的氛围里工作的学生。更多的学生毕业后会去像李宁等服饰、家居品牌的传统公司,也有一小波学数字媒体的学生去了互联网公司,但像我这么早期接触AI技术的,我应该算是我们学校第一个。

ZP:后来为什么选择情感陪伴机器人赛道创业?

何嘉斌:我选择陪伴机器人赛道创业主要基于三点思考。首先是个人职业发展的考量。刚过30岁生日时,我开始思考是否要继续在大厂卷职级、成为职业经理人。这条路可能让我不够松弛,所以我想做些"热血"的事,回归创业公司,做自己能把控的事情。

其次,我认为未来科技创新的赛道一定是软硬结合、有长线壁垒的,软件结合硬件共同驱动产品力。而机器人赛道正是软硬结合的最佳领域。机器人概念很宽泛,不只是人形,还有多种形态。我们想选择一个偏小众的方向,适合小团队深耕、寻找小场景突破。

这样,陪伴机器人自然成为我们的选择。它在行业内没有特别好的对标,是个蓝海市场,没有形成AI陪伴机器人的行业标准,很适合我们这种理性加感性背景的创始人探索。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喜欢做"温柔的"科技产品,这能让我每天都有更强动力去解决问题。

"无用之美"的产品是我从北服到工作这10年一直在探索的主题。我在服装学院的背景,以及后来在微软、百度的经历,都与人很近的硬科技场景有关,比如可穿戴设备。可穿戴硬件也是"柔软的东西",需要研究人的审美喜好。"功能"让用户需要产品,而"审美"让用户热爱产品。如何把产品做美、做舒服,是我十年积累的核心能力。做陪伴机器人正好需要这套东西,所以我们适合这个赛道。

ZP:你眼里符合“温柔”和“无用之美”的产品有哪些?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图源:萌友科技

何嘉斌:关于"无用之美",我特别喜欢收集好看的东西,比如泡泡玛特从Dimoo到Labubu的各种摆件。这些潮玩虽然没有实际功能,却提供了情绪价值。

王宁在《因为独特》中大概这么说过:“无用才是真正的永恒”,产品只要有了功能属性,就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短暂和衰变。对"有用的东西"我们没有忠诚度,只考虑性价比,更好的功能或更低的价格就会让我们替换掉它。而那些没用但好看的东西,因为与我们产生情感连接,即使贵一些,也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泡泡玛特就是做"无用之美"很成功的公司,虽然科技属性不强,但我认为科技创新领域也应该有这类产品的一席之地。

关于"温柔的科技产品",日本做得很好,像LOVOT、Moflin这些AI陪伴产品都很软萌。我们做Ropet也是因为看到日本这些品牌实现了商业闭环,积累了用户粘性和口碑。这次去日本,我亲眼看到很多日本用户对这类产品的热爱。虽然它们可能小众,但在特定人群中拥有极强的品牌生存力,这就是"温柔科技"的力量。

ZP:介绍一下萌友的公司历程?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图源:萌友科技

何嘉斌:萌友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是2022年4月由真知创投任旭阳任总和周玉黍(Alan)博士一起投资并亲自孵化的。所以萌友是从第一天起由资本带着坚定的信念躬身入局,创立的一家AI陪伴机器人公司。当时我还在字节做Pico,Alan作为第一任代理CEO,在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下决心布局AI陪伴机器人赛道。当时在ChatGPT都还没出现的情况下,他就认为AI陪伴机器人在3到5年内一定会出现"苹果时刻"的消费级产品。所以他们投入了300万美金,搭建了初期团队。

团队在前一年半时间比较偏技术驱动型,也有其他leader在招集比如具身智能和自动驾驶赛道做导航技术、视觉技术、机器人机械结构等各种机器人技术的人才,也花了很多钱,让这么一群班底慢慢凑起来,搭建了萌友最开始的能力。

一年半之后,Alan就找到了我,当时我在Pico也想出来创业,想法刚好对上了。我也提到了自己想要选择陪伴机器人赛道创业的原因,刚好萌友已经做到了百分之五六十,也是我看到的所有团队里技术能力积累最深的团队。而且Alan对这个赛道的信心非常强烈,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信心,我们互相认可、相互支持,我就加入了团队,帮助萌友从早期技术驱动型团队转变为用户体验设计、用户洞察驱动的团队,加入了产品设计团队,涵盖交互、动画、游戏设计以及品牌营销、用户心智定位等。在这方面,我们让萌友有了个不一样的发展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第一次担任CEO,从一开始属于二号位的角色,逐渐变成了公司的一号位,带着公司走过了一些非常艰难的时刻,也历练了现在这支团队的稳定性。从去年六月我们开始做Ropet这款桌面产品,到去CES受到市场和资本认可之后,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02超越语言的共情艺术,通过"主体性完整"打造有温度的AI陪伴

ZP:请一句话介绍一下Ropet是什么吧?

何嘉斌:简单来说,萌友是一家未来宠物公司,我们做的是未来更有意思的、更适合Z时代“大小孩儿们”饲养的宠物。我们的第一代产品就是“桌宠”Ropet,也是因为这代产品大家认识我们的。它是长期放在桌子上的静默式陪伴,主要面向人群是都市职业女性她们长期待在桌子前、有自己特别专注的工作,旁边会需要这样的宠物来静静地陪伴、形成一种亲密关系。

ZP:与其他AI宠物或真实宠物相比,/span>Ropet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何嘉斌:我以前养过猫,很想养狗,但没勇气。思考自己为什么想买宠物,总结几点:

首先,我想买猫是因为它萌。在压力大时,看到猫咪萌萌的样子感到被治愈,希望这种治愈能离我更近。养狗则不同,它需要你付出更多:遛狗、早起、去公园散步,享受自然时光。养狗的人生活习惯通常更健康。我妻子最近也想养狗,因为它能让我们早起,在枯燥工作中提醒我们出去走走,这过程也治愈自己。这是人们养真实宠物的核心动力,而非因为猫能抓老鼠、狗能看家。

那么,什么让用户想买我们的产品?原因其实类似,而非替代关系。我们的产品也是个萌萌的小宠物,只是被设计出来的。它有类似猫咪的大眼睛和感知能力,甚至可能比真猫更萌,因为它是我们创造的理想中的猫眼睛比例、面部结构、毛发质感都是设计出来的二次元特点。它也是一种新宠物品种,养真宠物的人也可以选择养它,两者不冲突。

我们从未说要替代宠物,只是在宠物市场增加了一个选择,让喜欢可爱有趣小生物的人也能选择我们的产品。我们还开发了一些功能,比如识别猫、听懂猫叫声,甚至能与猫狗对话,这些都是根据真实宠物主人反馈迭代出来的。

它最特别的地方是数据记忆能力。真实宠物会老去死亡,它们的"数据"会随之消散,很多人因宠物离世而受创伤。但我们的赛博宠物可以永生,数据永远存在。它能记住从第一天见到你,到每天陪伴过程中你的变化,捕捉你温柔的时刻和情绪,这些都存在它的"大脑"里。这种记录可以永存,是传统宠物做不到的。

我们正研究如何丰富展现这些数据,激活用户的爱意。比如它可能写日记记录互动,或在梦中思考与你的关系。这些玩法可以不断拓展,想象空间很大。

ZP:在设计Ropet时,您最看重哪些核心要素?有没有预判到CES上的成功?

Z Potentials|何嘉斌,跨界10年,打造CES爆火的AI陪伴机器人Ropet,赋予科技温暖灵魂

图源:萌友科技

何嘉斌:很多人问我们是否预判到会成功。其实我们预判到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当时我们坚信几点关键因素:

首先,它一定是所有陪伴机器人里最好看、最萌的,符合普世审美。它有透亮的大眼睛会一直盯着你看,会发出可爱声音,抚摸时会有撒娇的反应。这些特质能吸引人,让用户短时间内对它产生兴趣。

其次,它的个性化空间非常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桌上的小东西与众不同。就像现在公司里每人桌上都有一只Ropet,大家会去淘宝买各种装饰物来打造它。你会发现DIY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