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许礼进还是奇瑞汽车的设备部部长,带着工人在生产现场奋斗是他的日常工作。 当时,汽车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以人工为中心。 炎热的夏天,数百名工人在职场流汗,连圆领背心都穿不住。 溶出的火星随时可能烧伤皮肤。
“埃夫特的使命是“智能制造化装备,解放人类生产力’。如今听起來很‘高端大气’,但那时候这就是说人们的初衷:这些‘苦累脏’的活让设备去完成,把人解放出来,令人去享受生活、品味生活的幸福。”让人有点意外,这个理工男对生活竟有这样诗意的展望。与国内很多制造业企业一样,奇瑞很早就意识到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许礼进跟很多人讲过那时候的故事:自动化生产线发生故障,自己不能修,只能请国外的工程师来中国维修。正是七八月,外国人集中度假的时节,请专家来一趟难得像取经。专家从上飞机就开始算钱,按小时计费,一个小问题,公司就要花掉十几万。许礼进试图与国外相关机构共同开发机器人,“但他们看不上咱们。”也是从那时候,许礼进决心研发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那时候没人看好他,大家都说,人工这么便宜,机器人那么贵,维护成本那么高,研发出来也没人买。但他还是扛住压力去搞。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前景。”埃夫特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张帷说。
2008年,埃夫特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重载165公斤机器人“出生”,载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并于2011年投入到客户生产线上,国外机器人对中国汽车行业30多年的垄断开始被打破了。
“解决最迫切的需要”
在测试车间,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关”在笼子里。放眼望去,一排排巨大的铁笼,里面一个个“小黄人”在不停运动,气派极了。“现在这些机器人还没有‘感官’,它‘看’不到你,感觉不到你,所以在测试的时候必须要‘关’在笼子里,与人保持安全距离。如果客户没有特殊需求,埃夫特机器人是会喷漆成黄色,也是警示的作用。”许礼进忍不住又“科普”起来。“做机器人应该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要考虑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安全、高效,解决客户所需。例如:有一款机器人,‘看’到不同的工件后会自己决策,选择最优的路径进行作业。我们做的,就是解决最迫切的需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和设计。”许礼进说。
清醒与务实,不仅是许礼进个人的风格,也是埃夫特立足的关键。埃夫特是为汽车行业提供智能制造装备起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行业突破口是必然。正在这个时候,一次出差为埃夫特打开了窗口。
原来,许礼进坐火车的时候碰到一位卫浴行业的经营者,他说起了自己作为企业主的困境:那时候的老板相当不好干,人工成本增加,高污染、苦累脏的活没人来干。火车上的闲聊,让许礼进敏锐地想到,卫浴行业的许多工种,工作环境恶劣,工伤、职业病风险大,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自然高昂,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新市场。更难得的是,由于制造业转移,卫浴行业机器人自动化国外并没有涉及,是个空白地带,这样埃夫特与国外的所有企业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制造业机器人,要经历差异化、自主化、模块化、标准化最终规模化这几个阶段。国外一些竞争对手在一些行业占据了垄断地位,我们跟他们竞争不过,因此必须首先在差异化上作文章。有了自己有优势的细分行业之后,就需要把核心零件掌握在自己手上,进而把整个系统模块化,然后形成标准化,最终逐步达到硬件标准化、软件个性化。”
“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门类最齐全,种类最多。未来,埃夫特会继续抓住制造业迫切的需要,贴近用户的需求,每个行业每个行业地去攻关,解决行业所出现的问题,促进行业实现智能化发展,提升行业能力,真正为行业服务。”说起埃夫特的未来,许礼进连说了一大串。
“用人制造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链很长、核心技术含量很高,做起来难度也很大。但中国制造业发展,未来肯定是要靠智能制造,不能再靠低廉的劳动力去支撑,未来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我们能看到,这几年机器人的需求量一直在快速增长。机器人产业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我认为,这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谈起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许礼进有着清晰的认识。
在许礼进看来,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身产品要高质量发展,即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中国的制造业一路走来,经历了民众物质匮乏的时代,那个时候,只要‘有’,就不愁‘卖’。随着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产品也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上个台阶了。以前我们有个马桶就行了,现在不光需要马桶,还要智能化马桶。低端的、粗制滥造的东西没有市场,客户也不会接受了。”
第二,就是制造业本身的制造能力要高水平发展。许礼进说,制造业的几大要素“人机料法环”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力成本在上升,机械成本在不断下降,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日新月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这都需要制造业提升自己的制造能力去适应不断变化的要素。
高质量怎么实现?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定要靠科技的支撑,而科技,离不开人才。我认为,人才培养,是目前制造业最迫切的需求。”许礼进边说边走。多年的一线工作与企业实践,让他有切身的体会。
目前,除了缺乏研究型人才之外,我国优秀的技术工人正面临巨大的缺口。“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对孩子的培养讲究‘因材施教’,如果小孩智商高,那么可以送他去进行科学研究,如果他动手能力很强,那么家长会认为未来当个优秀的技术工人也没什么不好。在收入、社会地位上,不同的工种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差异。这是我们的社会特别需要的一个共识。
什么是人才?我们需要科学家,但只有科学家才是人才吗?我们需要重新确立这样的观念,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职员精神,无论是什么样的岗位优秀工人都是人才。”
“制造业是一个既辛苦又累的行业,我想呼吁年轻人。 中国的未来还是靠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制造业的高端化未来一定会改变国家的现状,为中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建议大家好好学习,并且,将来多投入实体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可以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帮助制造业的高品质发展。”这是许礼进对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年轻学生们说的。
来源:人民政协网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