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易智家2019-07-04 09:24:54 热度:

北京成功完成全球首例5G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远程手术

LX A i 中 国 网 Q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该院院长田伟在中国电信5G网络和华为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经由实时画面和声音的互动,田伟通过控制平台成功主导完成了全球首例5G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远程手术。

当天一早,根据不同的病情,通过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田伟分别为嘉兴和烟台的两位患者完成了远程手术规划。9时,远程手术开始,田伟仔细观察着墙上的两块屏幕;通过屏幕,他不仅可以看到现场医生的手术视野,还可以看到光学跟踪系统下的透视视野。通过控制器的声道切换,田伟交替与两地的手术现场交流,并不断控制显示器在两台手术的操控界面之间切换,向两地的手术机器人发出相应指令。

9时40分,在当地医务人员的现场协助下,田伟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交替完成了两台手术的最关键步骤,为两名患者分别精准植入了6根椎弓根导针。1个小时后,随着椎弓根螺钉的顺利植入,此次多中心远程手术整体结束。

“这两位患者的具体伤情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田伟介绍,浙江嘉兴的患者为腰椎骨折,腰1椎体压缩50%并伴有椎体前方纵裂,传统手术无法精确判断骨折线,如果椎弓根螺钉过长,会引起骨折块前移、椎体裂开,导致手术失败,“通过机器人手术,术中可以精确设计螺钉长度和置入位置,避免手术失败”。山东烟台的患者为胸椎第12节椎体爆裂骨折,后凸畸形,椎体左右两侧骨折线分在椎体上下方,精确置入螺钉难度较大,如果错误置入骨折线会影响骨折愈合。“两台手术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后一例。此前类似情况大多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田伟说。

厉害的是,手术现场远在千里之外。“在5G通信技术的引导下,两台手术就像在眼前一样,声音、影像都十分清晰,基本没有延时,最终的手术效果也和现场手术基本没有差别。”田伟介绍,手术过程中信号传输流畅,没有因为空间距离原因出现信号卡顿、处理不及时、反馈迟钝等不良事件,5G网络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典型特征在远程手术领域得到充分展现。“手术机器人延伸了医生的双手,5G技术又为手术机器人插上了翅膀。”田伟说,医疗手术机器人远程应用已有10余年发展进程,如今5G技术快速传输高清画面,实时稳定传输远程控制信号,终于使远程机器人手术得以实际应用。

更厉害的是,远隔千里同时完成两台手术。田伟说,手术过程中,交替操控两台机器人的切换简便易行、流畅自如,充分体现了专家、当地医生、手术机器人和5G技术的无缝结合。田伟表示,这次手术与过去的远程视频会议指导手术和远程手术计划不同,通过5 g通信技术从“远程计划”推进到“远程操作”,实现了对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远程操作的实时手术。

目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工信部的推进下,全国有20多家医院参与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的建立,试验性建设300多家医院,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技术均质化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健康报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