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器人库2019-01-09 07:00:09 热度:

贝索斯用智能音箱闯出大市场的背后, 是上千件报废品与 5000人研发团队的焦虑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摘要:贝索斯用智能音箱Echo,率先证明了AI商业化的可能性。而最近举行的这场以Echo为主角的亚马逊硬件大会,则向我们证明了亚马逊的硬件制造能力,并揭开了开发团队不为人知的故事。

几乎无人否认苹果开启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对于这个叫做「AI」的时代,估计谁被推出来都会被人质疑两句。不过,如果要问「最会利用 AI 赚钱的是谁」……大概非贝索斯莫属。

一些人对贝索斯具备顶级商业头脑的认知,其实来自于他每一份年报开头,那封言辞充满感情,但有些絮絮叨叨的《致股东信》。

在这些信中,贝索斯十年如一日地强调自己的「长线钓大鱼」策略,以安抚投资者们被他耗资上百亿捣鼓云计算、智能音箱、巨型火箭,超级大钟,还根本不赚钱的那几年的焦虑心情。

贝索斯用智能音箱闯出大市场的背后, 是上千件报废品与 5000人研发团队的焦虑

除了喜欢在各种大会上发出爽朗的大笑,或者闲的没事儿客串一把电影,贝索斯从来没拿出任何新时代口号,也从不主动把 AI 放在嘴边,甚至厌恶被采访。但亚马逊每次甩出的数据,却总是会让喧哗的另一方沉默下来:

旗下的智能音箱 Echo 成为世界最畅销的 AI 产品之一,销量超过 1500 万,占据美国市场份额的 76%(市场调研机构 CIRP 9 月最新数据);

云计算业务 AWS 自 2015 年起成为公司财报的中坚力量。收入占比还不到 12%,但经营性收入占比却超过 80%,公司利润几乎来自 AWS;此外,2016 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44.2%(Gartner 数据)。

截止2017年,亚马逊成为 1926 年以来美股涨幅最大的公司,涨幅超过了 49000%。

大概正因为如此,贝索斯才会像科技媒体 Recode 的爆料一样,每天都能心满意足地睡足 8 小时,还能自然醒?

当然,这个只是玩笑。不过就在今天,这个随股价飙升而一度个人财富超过比尔盖茨的商业领袖,其身价可能又会随着刚刚结束的亚马逊硬件大会而涨一涨了。

如果你每天都浏览外媒报道,那么你这几天肯定会被亚马逊召开硬件大会的消息给刷屏。

大概亚马逊是那种不轻易开大会,一开大会就用信息量轰炸你的务实型企业。在硬件新产品被无数媒体爆料了将近 3 个月后,亚马逊终于狂发 6 款硬件新品,给了自己的1500万用户一个交代。而且,这还不包括部分硬件配备的若干种颜色的外壳。

或许是在预料之中,这场信息量庞大的硬件大会,让亚马逊的股价也在当天上涨 1.34 个百分点,至每股 951.22 美元。显然,投资者们已经看到了 Echo 新产品发布后的市场走向。

贝索斯用智能音箱闯出大市场的背后, 是上千件报废品与 5000人研发团队的焦虑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发布会结束后,包括 Techcrunch 等科技媒体在内的很多记者一经被这场暴风雨般的硬件推送会弄得晕头转向。特别是 Techcrunch 的记者们,还调侃道:

「亚马逊这是憋了太久,所以今天一下子发了 100万件产品吗?还我的Kindle…」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亚马逊的新产品其实更像是「微创新」,是在接收到千万份用户的反馈意见后做出的改变。不过这种做法,还是得到了大部分网友与媒体的称赞。

毕竟,比起更加充满新鲜感的产品,作为 AI 初级型产品的智能音箱,眼下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使用效果,而非添加许多无用的需求。

作为部门执行主管,Dave Limp 将收集到的用户使用习惯数据看作是「Echo 推出三年以来最大的收获」。这让他带领整个硬件部门总结出了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智能音箱功能:用户不仅喜欢音乐,也喜欢有声读物与视频播客。

用户喜欢用 Echo 来设置闹钟和报警器,以及用它来控制灯光(这难道就是买 Echo 送飞利浦灯泡的原因吗),这些已经逐渐成为了用户的语音使用习惯。

很显然,这些数据,是亚马逊硬件部门新灵感的来源。

就像很多人觉得非常奇怪的 Echo Buttons,虽然被 Dave Limp 视为一个「偶然」,但它的出现也与工作人员通过 Alexa 开发平台发现了「用户很愿意用 Echo 来玩一些小游戏」有关。

根据应用调研机构 Betaworks 的数据显示,截止 2017 年 3 月,Alexa 中功能种类最多的三类为新闻类、游戏类和教育类,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游戏功能数量增速显著。

而在今年 4 月贝佐斯也曾透露,智能语音助手 Alexa 在游戏 APP 中的应用中是一大杀手锏,将会要在 Alexa 的应用商店中增加更多的游戏内容。

通过逐步的微创新与推出全系列产品来满足用户的口味,以及从微妙的数据变化中寻找商机,扩大市场份额,这或许就是亚马逊的聪明之处。

贝索斯用智能音箱闯出大市场的背后, 是上千件报废品与 5000人研发团队的焦虑

当然,将Echo成功推入市场的最大功臣,非亚马逊背后超过 5000 人的硬件研发军团莫属。

让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支专注于构建 Echo 与智能助手 Alexa 生态系统的优秀技术团队,竟然是在完全悄无声息,没有采用任何宣传策略的状态下组建起来的。而「5000人」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Fitbit 与 GoPro 的总和。

也是第一次,Dave Limp 在大会上公开讲述了这个团队组建背后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与辛酸:

「这应该是我们第一次公布团队的人数吧,Echo 团队是在这三年中慢慢组建起来的。虽然团队并不小,但是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

我不敢让你们进入我们的产品实验室与仓库,因为你们会发现,这几年来,里面其实堆积了成百上千个不好用的报废品,或者是没有完成研发的半成品硬件。

外界总是认为,一开始公司对做音箱的提议是拒绝的。但真正的原因是,在 Echo 计划搁置的那几年里,我们一直没能拿出好的作品。

我们在推出 Echo 前,特别是那几年外界总是有批评声音的时候,的确沉寂了几年。当时部门的确运作的不太好,而且产品计划也一再推迟,产品使用效果也很不好。

举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吧,我把半成品 Echo 拿回家去用了一段时间,它总是在半夜响起了铃声,所以我每次都会被妻子骂。」

贝索斯用智能音箱闯出大市场的背后, 是上千件报废品与 5000人研发团队的焦虑

Dave Limp与他所属部门最得意的作品Echo

不出意外,这场大会之后,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再次眉开眼笑地将亚马逊目标股价预期调高至 1400 美元,也再次给了亚马逊一个「目前正在处于状态最佳的时期,正在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来主导新产业」的好评价。

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所有的赞美与追捧都建立在亚马逊利用 AI 取得商业成功的基础上;而后者,是高品质产品与服务、解决用户痛点、提高社会效率来决定的。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